今年十一期间,大学时期的闺蜜婷子在沂南结婚,我们应邀而去。沂南的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我早就耳闻,一直垂涎不已。今日,终于有机会一饱口福了,心中大喜过望。
我们驱车前往,两个多小时的钟头,我们来到了这个历史悠久的煎饼故乡。我们喝过喜酒,送去祝福后,看了一下时间还早,便携小儿四处赏秋。
初秋时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南县山间的梯田层层叠叠,秋意盎然。秀美的梯田与连绵起伏的青山、传统的沂蒙村居相映成趣,从远处相望犹如一副画卷,美不胜收。
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距县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庄,正逢一群游人围着一个老者,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围了上去,原来是一位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烙煎饼,老奶奶大约有80多岁的高龄,只见老奶奶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勺稀薄的面糊,倒在鏊子上,迅速用篪子把面糊滚成一个小面团,沿着鏊子边缘,一圈一圈的滚动,将面糊均匀的摊在鏊子上,把多余的面团滚进面盆里。同时,老奶奶不时地往鏊子底下添一把柴火。再用篪子把鏊子上面糊刮起一层,然后均匀的压实。 老奶奶熟练地烙着煎饼,还不忘了向游人解释道,“经过碾压之后的煎饼会更薄、更平实,吃起来更加香脆,也更便于储存。”
老奶奶将烙好的煎饼迅速揭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盖顶上,并烙完一个煎饼之后,用油袋在鏊子上抹一遍,把上一个煎饼留在鏊子上的残渣清理干净。此时,刚刚烙出来的煎饼,有一种很浓的粮食的香味,但那是一股粮食经过火烙的原香,醇厚柔和,回味略甜。小儿禁不住添了添嘴巴,老奶奶看到小儿这幅谗嘴模样,忍俊不禁,笑着递给了小儿。
小儿慌忙说了声谢谢,就大快朵颐起来,边吃边称赞道,“真好吃,真脆,真香。妈妈,你也尝尝。”说着,不由我分说,就将一块塞进了我嘴里,确实比超市卖的煎饼松酥柔软。这让我想起来了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详细描绘了临沂煎饼的独特之处,“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当年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也是煎饼。
“妈妈,太香了,我要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尝尝。”小儿稚嫩地童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把我拉回到现实中。
于是,我们从老奶奶那里买了一袋纯手工做的煎饼,每张都像抹了香油一样透着浓浓的香味,带回去慢慢品尝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