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自由地追求理想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就像榴莲,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特别不喜欢。那它到底好不好吃呢?

原文经典句子: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有时候,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

如果你知道明天彩票的开奖号码,那你今天先买好彩票,就可以坐等着赚钱。思特里克兰德成功之后,我们再回溯其一生,就会把思特里克兰德的很多行为解读为其正在布局,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但事实是,在成功之前,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成功,就像没有人可以提前知道明天的彩票中奖号码一样。当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离家去了巴黎之时,他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

这里面存在一个道德风险的问题。读者知道的信息比故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多,而知道信息更多的那一方,倾向于利用信息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比如,普罗大众倾向于指出,思特里克兰德是天才,天才注定会成功。天才的疯狂行为,可以被世人接受,而普通人不行,所以天才可以横行无忌,普通人必须谨小慎微。

也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彻底美化思特里克兰德,因为只有这样才足以证明自己也是天才。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默默无闻之时,放弃一切去追求理想,那么故事就应该解读为:“所有人,无论是否天才,都可以自由地追求理想,做自己。”

此外,《月亮和六便士》这部小说其实也暗含了竞争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表面上是科技在推动人类进步,但从制度的角度来看,科技的背后是竞争,是竞争在推动人类进步。竞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进步,也体现在生物进化、社会制度形成、经济发展、文艺复兴等方方面面。

时势造英雄,竞争出人才。只有鼓励大家去尝试,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一个思想保守的国家,一般科技和文化都比较落后。

最后,《月亮与六便士》对我的最大启示就是:不要过多地担忧自己能不能胜任,而是要问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如果确定了,就放手去做,不论成败,都是值得的。人生就只有一次,要不留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