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遇一词的理解,似乎现在的人对此分歧很大:一种人会解读为“缘分”就是说如果我的经历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地点,那么我就必将会获得某种需要,多一步少一步都不行。还有一种人会解读为“争取”先争,我一定要争到了这个东西才是我的:任何事情不争是不行的,逢争必夺!
在这个精神意识多元化的世界,从被代表信仰的宗教到追逐潮流动向的风景线,区别于外表的人们在精神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明确:这个社会需要随遇而安的人们,他们的存在能够将一种通达开透的人生哲学带入到浮躁的社会之中,但同样这个社会也需要拥有强烈争夺意识的人们,只有在竞争中,我们的科学和建设才会进入一个持之以恒(未必能够保证高增长)的增长梯段。
随遇而安固然好,但是总少了一些主动,多了一些期待
老何是刚退休的企业管理人员,按照我所在的企业层级来说算是中层:夹板气少不了,不仅要有主意,更是有许多要亲力亲为的事情。收入上来说自然不会低,但实打实的付出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心血,外人能够看得到的只有两样:一是神态,二是病历本。
拜访老何是上级的要求,在了解了一些需要上报的材料过后,我们以曾经合作者的身份聊起了“家务事”:对于企业的风雨历程,身处其中的我听到的更多是传言和故事,但是在老何眼里,那都是过往云烟:用他的话说,遇则安,动则行,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坷,只是要看你手段几何。
我还记得他在职的时候,就喜欢在办公室里养一些花草,退休之后我看他家里也养了不少植物。他说这就是他的心境所在。现在的我无法体会出这句“心境所在”究竟指的是什么,但是我看得出老何退下来之后的心态很从容,这样我想起了她在位的时候就是一个不争之人:当然,这也可以解读为一种职场策略。
随遇而安的心态并不是一味的忽视掉机遇的价值,而是机遇到了身边,就努力去抓住,不到或者离的很远,自己也会有耐心的去等待。其实这期间包含了诸多人生哲理: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奢望只会给自己带来永无止境的痛苦,这是一种被欲望折磨的痛苦。
万事必争的态度可以让你成为工作中的“永动机”,可代价呢?
相对于老何,我的同学小西就是那种抓住不放手,要拼就拼到底的人。我跟他一个学校,家离得也挺近,这人从小做事就拼命,是一个很能钻的人,不懂他的人都觉得他爱钻牛角尖,其实即使跟他很熟,也会觉得他这个人似乎对成功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
“我不服输是因为我不认命”这句话算是他的口头禅,其实你看我打字出来会觉得有点燃情,但是如果你听多了这句话会觉得有点烂俗,因为如果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的话,他的内心一定装得下这句话所承载的所有含义:是的,从这点来说,小西并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促使他执着的去奋斗的“动力”也许就是恐惧。
他自己也承认这点,从小就害怕自己做的不好,长大了别人有的,他也要有,而我们都知道这个社会对于物质分配上的失衡体现并不是一个光有勇气和意志的年轻人就可以改变的。也正因如此,他才那么的拼命。
而他对我的评价是一个不够拼命的人,我曾经反过来问过他,你真的抓住了你身边的每一个机遇吗?他说是的,我说那之前你因为工作而导致最终分手的女友,你和她的姻缘算是什么呢?他不说话。
而后,我们再也不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我和他心里都明白,这是一个没有办法讨论下去的话题:因为这是一场不计后果的代价:他控制不了,我懂他,所以我不提。
对比老何和小西面对机遇的态度,于我而言都仅仅具备参考价值,而我所奉行的态度可能偏于中庸,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力竭勿止,竭力勿尽。
我做事,无论是一般事情的处理,还是面对机遇所表现出的反应,其实都能够融汇进这八个字所蕴含的真意:我一定会尽力,但是我不会因为要获得某种过于(对我来说)苛刻的成果而过度的耗费自己的精力。
一方面是我身体不好,一方面是心态所致。对我来说,我可以逼自己一把,但不会把自己逼上“绝路”。我知道现在有些文章把一些问题看的很“果决”似乎人生不拼就枉为人一样,而我不这么看待。
机遇这个东西,无论出现在你的面前,还是出现在你看得到,能够触及到的地方,在我眼里都是值得一搏的。机遇的出现绝对不会是天上一劈雷搞个什么金光一闪就出现了玄幻事物,既然来了,搏一把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得起自己,更是在丰富了阅历,同时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试金之旅。”
如果这个机遇离得有点远,或者说以目前的合理评估(不是听几句好听的脑子一热就上去干)自己是无法做到的,这个时候不妨去看清满足达成机遇效果而要求的条件:经验不足,多锻炼自赞经验,学历不够,拿起书本填充学历空白,这些行为的背后都在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下一次,我们有条件挑战机遇。
相信你听过这样一句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对这句话做一个补充:你的努力,只为了等待下一个机会来临的时候不会留下遗憾,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再让机会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