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被誉为“人间净土”和“神的后花园”,它将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是无数人想去亲历打卡的景点。
喀纳斯,这颗北疆明珠,也是我向往已久想亲自去看看的地方,今日喀纳斯之行,且让我用心感受它的美!
六点半用过早餐,七点我们乘大巴赶往喀纳斯,起太早了,黑色天幕上星星还在调皮地眨着眼,有些困,随车子晃动,我渐入酣眠。
“外婆,看车窗外,那个(la'guo)太阳好漂亮!”不知过了多久,坐在我前排的四川小男孩一声惊呼将我从熟睡中唤醒。
我揉揉醒松睡眼看向窗外,只见一轮蛋黄似的红日正自远处地平线缓缓升起,“日出东方隅,似从地底来。”眼下景象正如此诗所言。
窗外景致随红日升高渐渐亮丽了起来,远处的山峦,近处的草场都像被洒上了一层金粉,在朝霞映衬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一缕阳光透过车窗打在脸上,晃得我睁不开眼,眯眼向外看去,窗外已是绚烂一片。
秋日的北疆,一草一木皆美景,车边一掠而过的草场、窗外湛蓝如洗的天空、风中摇曳的金黄树叶......秋的色彩绽放的竟如此彻底!每一缕阳光,每一抹金黄,都散发着喜悦的味道!
且不说喀纳斯秋景有多美,单是这一路上的风景已让我目不睱接。
四小时车程后我们的大巴到达喀纳斯景区停车场,此时已近午餐时间,景区周边餐食只能勉强下咽,真搞不明白旅行社干嘛安排我们在这又贵又难吃的景区用午餐?
“美食与美景不可兼得哦!”我边吃白米饭边在心中安慰自己。
用餐后换乘景交车前往喀纳斯景区,餐前导游就跟我们讲乘坐景交车要选车行左侧靠窗位置,这样可以在车上欣赏喀纳斯湖沿途美景!轮到我们上车时,左侧位置早已坐满了游客,就连右侧靠窗也无空位,这情形,估计每个团队导游都会告诉他的客人这个乘车“秘决”吧?
我哂然一笑寻空位坐下,伸长脖子望向窗外,坐在我旁边的维族小伙看了眼我冒光的双眸,迟疑了一下,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对我说:“我是本地人,来过无数次喀纳斯了,你是外地人,和你换座位,你仔细看!”
闻言我连忙起身致谢换座,这下可以无障碍观景了!我兴奋的戴上近视眼镜将脸贴向车窗。
喀纳斯的秋色,美得如同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色彩纷呈,却又不显突兀,山水相依,云雾绕林,仿若仙境入凡尘。
喀纳斯湖不仅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还以其“湖怪”、“云海佛光”、“变色湖”等未解之谜而闻名于世。
整个喀纳斯湖形如一轮弯月,长约24.5公里,平均宽度约2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深处可达188.4米,据说最深处也是传说中“水怪”出现的地方。
几年前,新疆大学一位学者在湖中发现了长达20多米,重达数吨,学名叫“哲罗鲑鱼”的“大红鱼”,也就是传说中的“湖怪”,消息一经传出,引得国内外游客不远万里来到喀纳斯湖探寻“湖怪”大红鱼的踪迹。
今日船游喀纳斯湖能否偶遇水怪?我有些期待。
景交车一小时后到达喀纳斯湖游船码头,这短短一小时已让我领略了喀纳斯令人心醉的秋景,乘船绕湖一周,想必更能深入欣赏其美景吧。
站在喀纳斯湖边,我被这片湖水的色彩深深震撼,整个湖面以薄荷绿为基调,深蓝与浅蓝交织,在阳光映衬下,湖水闪着迷人光泽,碧水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湖水清澈见底,仿佛能净化人的心灵,倒映着天空的蔚蓝和五彩缤纷的山峦,美得让人心醉。
上到游船,本想站在二层甲板欣赏秋景,却被船家告知为保证游客安全,上层甲板在游船行驶期间一律不允许游客站立,待船行至湖水最深处会停船让大家登甲板拍照观“水怪”,若水怪愿意赏光出现的话,船家此言一出,立时引发游客一片唏嘘之声。
喀纳斯湖除主湖外,还有最美三湾,分别是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
神仙湾,此处非常适合清晨游玩,云雾在山间缭绕,如仙似幻,只可惜我是跟团游,看来是无缘欣赏它如梦似幻的曼妙晨景了。
月亮湾,刚在景交车上已远观了它,从半山腰望去,月亮湾形似一轮上弦月,蜿蜒于山谷中。据说月亮湾也是游客必打卡的景点,我盘算着待游船返回码头乘景交车返回贾登峪时,再下车一览月亮湾盛景。
卧龙湾,从船上远远望去,清清河水中矗立着一座小岛,远看像一条卧着的龙,龙头朝左,龙尾朝右,四足蹬地,甚是威风!
我坐在后舱门边上,忽见船家向后舱走来,我问他是不是可以开后舱门允许乘客登二层甲板观景了?他笑着点了点头,我赶紧起身随在他身后出舱向甲板走去。
此时我们的游船已停在湖心最深处,也就是传说中“湖怪”出现的地方,我站在甲板上,望着平静无波的湖面,心中祈祷大红鱼能赏脸出现,让我们也成为那个有幸一睹“湖怪”的幸运儿。
等了许久,也不见湖面有任何动静,看来“湖怪”是不肯赏脸了,我有些失望!遂收回目光环顾四周,看着远处层林尽染的五彩山峦,目力所及处竟分不清哪是湖面,哪是天际,无缝衔接的蓝好似一个巨大的宝盒,将眼前美景囊括于其内。
喀纳斯湖上的风,轻轻拂过脸颊,带走了城市的喧嚣与疲惫,留下的只有宁静和美好。
船在湖心停留约二十分钟后,船家请所有在甲板上观景的乘客返回船舱,游船继续环湖行驶,这次我下舱较早,终于抢到了靠窗的座位,窗边赏景自是一览无余,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圣洁的光芒,我不由看痴了。
倚在窗边,看孤寂游船漂泊在波光粼粼湖面上,我的思绪早已不知神游到了何处。
我们误打误撞哭哭啼啼来到这世间,手持一张有来无回的单程船票,却执着于蝇蝇苟苟事苦哈哈地心甘情愿为生活当牛做马,那份卖力劲,好似会活千年,却忘了自己有一天终将老去或者死去。
时空交汇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将遇到什么?人这一生,就如开盲盒,开到最后什么也留不下,既如此,何不趁腿脚尚有力,身体尚给力时四处走走看看,走过、看过、路过、遇见、放下......这便是我们到人间一游的使命!
赏过人间仙境喀纳斯秋景,自今而后的日子,更要闪亮地过......
就在我思绪天马行空之际,一声汽笛声提醒我游船到岸了,回头再看一眼喀纳斯湖,起身随人流下船向返程景交车候车点走去。
从码头至景交车乘车点,要走过一段不短的步道,漫步在秋日的喀纳斯湖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沿着林间小道,满目所及,皆是一片金黄与浅黄交织的绚丽秋色,踩着脚下红黄绿夹杂的各色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所谓的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吧!
排队近半小时才登上景交车,这次运气更好,坐在了第一排,车行至月亮湾时我与同团队江苏四姐妹一起下车向月亮湾走去。
我们沿着蜿蜒的栈道小路,穿行在密林之中,高耸入云的树木枝叶繁盛,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打在身上,我闭目仰头深吸一口气,将混合着松针香味与落叶朽味的空气吸进肺里,这是森林的呼吸啊!我在心中叹道。
栈道边溪流潺潺,溪水一路欢歌向前,我耳闻溪流欢歌,眼观野花微笑,呼吸与森林呼应,瞬间竟觉生机与活力无限!
走完月亮湾全程至少用时一小时,眼看离集合时间已不足一小时,返回贾登峪还要乘车近半小时,无奈我们只得返回乘车点往景区入口赶去。
返回景区入口,我们在导游带领下前往图佤人村落进行家访。
图佤人是蒙古族的古老分支,四百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喀纳斯湖边,以游牧、狩猎为生,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且能歌善舞,到如今,仍保留着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
原木搭建的木屋,散落于村间,古朴的小村,为喀纳斯景区增添了一抹人气。
走进导游提前预约好的一间专为接待游客的木屋,整洁的房间靠墙一排木凳,凳前矮几上,摆放着各色自制糕点,主人见我们落座,斟上热乎乎的奶茶招待,端起杯品尝一口,咸中带着奶腥味,习惯于甜食的我,只得放下茶杯。
木屋男主人巴特尔吹起了图佤人的草笛(他们称之为“楚尔”),深沉舒缓、悠扬婉转的笛声犹如天籁之音。
一曲毕,三位身着蒙古袍的男子各自带着乐器为我们弹唱“呼麦”,一边弹奏一边吟唱,虽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那节奏却简单而纯净,闻之如见辽阔草原,如见海东青盘旋于天际,如见蓝天上白云游弋,如见金革铁马的将军策马飞驰......一曲“呼麦”能让我这乐盲听出如此多意味,这便是音乐的魅力吧!
随着乐曲《鸿雁》响起,木屋女主人为我们献舞,图佤女子比较健硕,伸臂扭颈之间仿若一只展翅疾飞的大雁,看得我们不由连声鼓掌。
我们的家访在宾主尽欢的图佤人哒哒的奔马舞中结束。
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淳朴的民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特有的文化氛围。
用过简单晚餐,我躺在喀纳斯景区简陋的酒店床上,听着窗外松涛阵阵,内心却宁静而安祥。
这一刻,我明白了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看了多少风景,而在于你内心的感悟与成长。
2024年9月22日·喀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