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想,读完一本装帧精美的小说该怎么样评判它是好书还是不好的书?
同一种口味的太妃糖尚且千百万人有五花八门的喜好,又怎么能轻易下结论呢?
于才疏学浅的我而言,所谓我眼里的「好书」至少得能让我读完。接下来则是在这书里我学到了什么。不论是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亦或是人生的哲思,又或者是某种描述方法。
《阿跷传略》、《鸠鹊一战》、《阿芳的灯》、《闺中》、《发廊情话》、《黑弄堂》。
六短篇,六个普通人的平凡的故事。
说到故事,能让读者置身其中应是大家的最低要求。普通人的普通事才更能让人有共鸣。传播面的广泛与否在于是否通俗易懂。
阿跷,小妹阿姨,阿芳,她,他,他和小孩。好像每个人的身边总会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时代不同罢了。
每一个短篇开篇娓娓述说,过程的细节化描述,景与情的融合,间歇段句的重复,然后你还在期待后面的故事,“叮”一声就结束了,但好像也觉得这样就恰到好处也不冗余。
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不幸的,像阿跷。命运的不公,曾让他戏谑式地反抗生活厌恶周边的人。人呐,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最惨的,好像玩笑了生活便也痛快了些什么。
被“不公”以待的人,也会突然间醒悟,等到“有一天”。
小妹阿姨劳碌了大半辈子,“几十年来,她送了老的,接来小的,小的扶成人,老的又托生,弄到头,自己倒孑然一身。”方然明白,得有个“住处”。张家的房子要不到,本是赋了一个“十年”的后盾五十七号阿姨小叔叔的房子,终究不济,等不到。
生活不经意间宽慰了某些人,也怠慢了某些人。
阿芳的灯,是给“奔波”的人一丝安慰。不去求证的故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得以给自己激励。有时候编造的童话,是为了孤身一人在阴霾不散的天能有自己的慰藉。
讲述的是上海的故事,这座不管历经多少时间的洗刷,她独有的韵味始终不可取代,愈发耐人寻味。
时间看似留下了痕迹,却又像露珠划过莲叶不着迹象。每一个故事,都是至少几年的岁月,人长大了,环境变了。故事里的那些人是社会某些小角落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