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似乎总快了很多,等你一晃过神来,端午小长假已过2天了。
翻看着自己曾经写过的QQ日志,我看到了2016年的端午小长假(2016-6-9)那篇文章,不禁来了兴致,来写写我的2017年端午假期生活。
【第一天】:老公加班,我一个人在家。
每个天晴放假在家的日子,必定是我大洗大晒、收拾整理最忙碌的一天。
我喜欢整洁干净亮堂的屋子,在这样的屋子里做什么事都精力满满,心情愉悦。
到下午四五点钟,一切都整理完毕。
看着我的成果,小家焕然一新,床单被套还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我很满足。
此时再泡一杯柠檬蜂蜜水,坐沙发上看看书写写字,一种很放松而享受的慢生活。
每个周六,我几乎都是这种状态。
晚上等老公下班后,10点钟我们一起去看了场电影《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海盗剧情,带有一点科幻片色彩,不是我喜欢看的那类影片。
难得老公第一次主动请看电影,影院3D效果不怎么好,没有完全展现影片3D特效。
影片整体来看,拍得的确不错,演绎了一段精彩、滑稽而又温情的海盗故事。
【第二天】:弟弟来家里聚聚,老公买菜做饭,我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说了很多次早起跑步,可每次都食言,一觉醒来老公已从菜市场买菜回来,还给我带了早餐。
起床洗漱,吃完早餐就打开电脑开始学习我的“兴趣事业”。
我对电视、电影的兴趣一向不大,偶尔遇上热门的影剧就看看。其实更多的还是喜欢阅读,看文字更让我来劲。
《朗读者》是我很喜欢的节目,第一季12期已全部看完。
今天来整理吸收其中的精华,对董卿的敬仰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这个节目传承的是一种文化艺术,透过文字展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感动人的不只是嘉宾的故事和朗读,每期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结束语都很有分量。
12个主题词高度浓缩了人生况味,每个主题词都有特别饱和的情感浓度在里面。
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
每个主题词读着,就觉得特别有品位,不得不赞叹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董卿同样是一位妈妈,她对如何平衡孩子和自己的事业,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还应该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他能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
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做孩子的榜样,每一位为人母为人父的都该有这样的信念。
在第12期董卿和冯小刚对话,引用了阿瑟克拉克墓志铭上的那句话:
“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He never grew up, but he never stop growing.)
第一次get这个简而不凡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们都是宇宙的孩子,我们都在探索生命的意义,都未曾长大;
但在探索人生、追寻生命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成长,而且从未停止过成长,
经历人生中不同的阶段,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任务,顺生而行。
下午在吃晚饭前,手机响了是妈妈微信视频,跟妈妈、轩宝聊了20多分钟。
孩子不在我们身边一年了,爸妈带着他有些惯养,越发的调皮,精灵劲越来越多,经常弄得爸妈哭笑不得。
这一年时间,很明显的感觉到缺席了很多父爱、母爱。
孩子对他爸不怎么亲,视频跟他爸只说几句话,就说没看到妈妈,要跟妈妈说话。
孩子长大长高了很多,爸妈对他说过的话,他都记住了,并还用同样的话对爸妈说,完全像个小大人。
看看他们在家的对话,就知道这孩子是有多混蛋:
1、【吃饭场景】:轩宝自个吃饭,饭碗打翻了,饭粒撒得到处是。
外婆说:好好拿好勺子,慢慢吃,不要把饭弄得到处是。家家(外婆家)屋的米快吃完了,叫小曹(孩子他爸)拿钱买。
轩宝说:小曹有狗屎钱(汗,这不知道是从哪学来的,出口就脏话)~~~
外婆说:爸爸在外打工挣钱,有钱
轩宝说:小曹有狗屎钱,妈妈有钱
外婆说:那叫妈妈寄钱买
轩宝说:轩宝摇头,不买不买。爹爹(外公)买
(于是轩宝就开始和外公的一段对话):
轩宝说:爹爹(外公),家家(外婆家)屋的米完了,要街上买
外公说:米是哪个吃完的?
轩宝说:哈是家家(外婆)一个人吃的,轩轩一粒都冒吃(孩子说出这话,让爸妈笑翻,这孩子的思想有问题)
2、【睡觉场景】:夏天了家里蚊子多,挂了蚊帐。上床后准备关灯时,妈妈发现蚊帐顶部有蚊子,于是妈妈起来伸手准备打蚊子。
轩宝说: 家家(外婆),你做么事?
外婆说:我打蚊虫(轩宝也立马爬起来,伸手打蚊子,压根就打不够)
外婆说:你将人,打不够
(轩宝就记住这话了,第二天午休的时候,爸爸带他睡觉,蚊帐里又进蚊子了,爸爸伸手打蚊子)
轩宝说:爹爹(外公)将人 (只要看到谁打蚊子,他就会冒出这句话。不可低估孩子的模仿、记忆能力)
每天都有一段跟孩子视频的时间,每天都有各种不同的哭笑不得的对话。孩子的天真,似乎真的就是想当然。
跟孩子视频完,晚饭后刷了会朋友圈、微博、空间。
9点钟跟老公一起去羊台山公园跑步,
跑了6KM,满脸红通通的回来,
运动后回家的第一刻:喝水,喝水,喝水。
下午煲了银耳红枣汤,从冰箱拿出来,喝了一大碗,运动后解渴的感觉真爽。
一天下来,睡了懒觉,洗了衣服,弟弟、老公、我一起在家吃饭聊天,看书、看视频、写文章、和妈妈聊家常、孩子对话、跑步,
不上班在家自由的日常,
这就是在身在异乡最朴素、最真实的小两口的慢生活。
不想时光过得太快, 可是每次都是不知不觉。。。。。。
写到这里,已是深夜凌晨2点半了,
让我想起《朗读者》第11期那一天中,年过九旬的王起洪、吴文霞夫妇朗读的那首诗:
《从前慢》 作者: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解读:【诗人概括了普通百姓最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果决,而且是让人看得懂却深觉文学的魅力。诗中用从前的慢节奏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比,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