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初期,我们努力往自己身上贴一个个标签。成长后期,我们只想把标签一个个撕下来。
崔永元开电商。
单看主谓宾,一点毛病没有,崔永元只是一个人名,和任何一个能开电商的人一样,大概做电商的模式也可能和其他电商没有区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崔永元有很多个标签。央视名嘴,新闻记者,反转斗士,现在多一个电商老板。在这众多标签里,反转斗士和电商老板一重合,矛盾便体现出来。
作为反转斗士,他只能站在转基因食品的对立面,不管是发文呼吁还是拍纪录片宣传,目的都是告诉群众,转基因食品有害,珍爱生命,远离转基因。
作为电商老板,他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盈利。在反转斗士的标签下,他不能经营任何转基因食品,甚至可能,疑似,或许都不行,任何一点不完全保证都会将他的斗士铠甲击穿。在转基因科技当前的发展情况下,这很难做到。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纷纷扰扰,实话说,作为科学的门外汉,我难辨是非。我更多的感触来源于他身上的标签带来的影响。
标签像是他的紧箍咒,多上一次头条,多一层关注,这个头箍便紧一次,越来越紧,越来越紧,直到取不下。他只能戴着,继续被关注,继续负重前行。
当今社会,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网民群众,都特别乐于也特别善于贴标签。有地域标签,身份标签,职业标签,行业标签,星座标签,五花八门。
标签会增加一个人的辨识度,提高知名度,标签也会给当事人带来更多外界的压力和监督,帮助自制力和意志力差的人更好的约束自己。可是标签也会让一个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在内心形成更大的压力。
很多学生在上学期间是不愿意考满分,不愿意做第一名的。一旦考了第一名,下次考试如果不是满分,不是第一名,便是退步,哪怕战胜了自己,等待的都是批评。因为他被贴上了第一名的标签。
很多影视界的老戏骨也都谈过,年少成名并不见得是好事。视帝视后,影帝影后都是标签,角色的风格也是标签,通过这些标签能被被观众快速熟悉是好事,可是另一面的影响也会显现。一来会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产生错误判断,二来之后的转型突破都会有障碍。我认为这样的分析指导适用于每一个人。
年少时,我们喜欢介绍自己三好学生,班干部,校花,校草,先进个人,等等。继续成长,才会发现成长的路越来越难,想要退缩,不愿意先进,于是开始害怕比较,自己和别人比,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比,开始希望不被关注,包括过去的那个有很多标签的自己。
我不知道崔永元对加在自己身上的标签怎么看,这些标签是把他架在火上烤的木柴,还是推他不断向前的燃料;是将他捆绑在道德标杆上的枷锁,还是让他成为楷模人物的光环。名人的世界我们真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