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城区的河流,这个季节河水已干涸,但是河道依然在,夏秋的暴雨时节才会有它应有的气概。
河边的菜市场闻名全城,尤其是海鲜即便宜又新鲜,虽名为早市,实际上已经是全天开放的市场。已近中午,但是人流依旧密集,一派人间烟火气息,在这疫情反复的期间显得格外亲切。五一假期不敢远游,在家做点好肉好菜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市场内外人头攒动,老年人甚多,他们拉着小车,步履蹒跚,我想他们不一定全是为了便宜,更为了热闹的气息。生活越孤独,越是不厌喧嚣。
卖菜的摊主像国王和王后被菜们簇拥在中心,菜绿色衬托着摊主们的红色围裙,他们发号施令,将一份份蔬菜派出。摊主们多数是夫妻两人,他们是先结婚后一起创业卖菜了,还是女人随着男人开始了卖菜,我想到了多么无聊的问题。
海鲜区充盈着大海的味道,海鲜摊主们围着皮裙,脚踩雨靴,地上湿漉漉。不像菜摊的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海鲜摊各有特色,有专门卖虾的,有专门卖鲅鱼的,有专门卖壳类的。又到了给老丈人送鲅鱼的季节,鲅鱼摊特别火爆,一米多长的鲅鱼银光闪闪,这肉恐怕还不如下小鱼鲜嫩,似乎鲅鱼越大敬意越重,人们还是挑大的选。
熟食区的柜子里堆满了酱货,猪头肉、猪蹄、火腿、烧鸡、苦肠等等,这么多能卖得出去吗,做出的熟食到底多少天能循环完毕?我想搬个板凳坐在那里整日观察,记录熟食的去处,研究库存的变化。
每个摊位都是一个舞台,人们辛勤劳作,靠着小小的摊位养活自己的家庭,他们的世界或许更为单纯,足不出户,在小作坊里埋头生产,然后就是等待购买。
市场门口的公平秤被用的按钮数字已经模糊,有这秤在便是平衡,它消除了猜忌,打消了不诚实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