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臭毛病”到底是哪里来的
新衣服到了,给妹妹换上看看好看不,她突然发奇想要画颜料画,我要给妹妹穿上防水衣,一会也好收拾残局,妹妹坚持要穿着新衣画画(估计这样更配得上画和衣服),并且答应不会将颜料弄到新衣服上,实在拗不过,我去忙其他的事情,不到两分钟回来时,她的手上像是带了一幅黑手套,手里还没停下继续和泥,一副大师才有的大气样,只是可怜那刚穿上的衣服!
到了吃饭时间了,叫妹妹来吃饭了,妹妹还坐在那里生气呢,原因就是我没说她的玩偶好看,我喊:“小宝来吃饭了”,妹妹:“你不说我的玩具好看,我就不吃饭,我长大也不给你买“宝石(玻璃的)”了”,这是赤裸裸威胁...
姐姐还在学游泳那会,有一天已经是晚上快7点了,我带着姐姐从游泳馆到家,想着赶快把工作上剩下的事情处理下发出去,姐姐发现换下的臭袜子忘在了游泳馆了,要我去找回来,我实在不想去,来回一趟至少又半个小时,我这边还有好多事要做,就是没事要做,我也可以用这半个小时休息一下。姐姐开始哭,任凭我怎么解释(讲道理)那不过是一双普通袜子,家里还有好几双那样的袜子,姐姐就是不听,就是要赶快找回刚才的袜子,就是喜欢那个颜色的有条纹的袜子,那可是她最喜欢的一双袜子(我真不信,以前就没听见她说过喜欢哪双袜子)。我真不想去,姐姐哭着批判我不关心她,不关心她的袜子,不重视她的事情...,这一刻我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讲理啊,也不懂得你妈妈的辛苦...
...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每个当爸妈的都似曾相识,面对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爸妈们有没有感觉要崩溃?有没有觉得孩子怎么这么无理取闹?甚至在想这孩子哪里来的这些“臭毛病”?
在正面管教第二章曾介绍过孩子的行为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行为的表现则是受到环境里形成的信念影响。要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能直接针对行为看行为,尝试从行为背后的信念(从精神层面)诉求来理解孩子,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发现,基于这个发现与孩子建立的链接将是有效链接,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这一章将用这样的思路来重新看孩子的“臭毛病”,看看对孩子不良行为的表现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
什么是“不良”行为?
有几个父母能说从来没有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生过气?在回忆一下,生气时自己的言行或者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冷静一下,是不是可以说,父母的言行是因为(对孩子行为或者对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失望、缺乏知识(理解孩子的知识)或者技能(引导孩子行为的技能)等引起的呢?
同样的再来看孩子的行为时,如果将孩子的行为看成是成长过程上认知探索性行为、发展适应性行为、因缺乏知识或技能而产生的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受“原始脑”控制的行为时,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或认识呢?
按照“行为分析模型”分析,驱动孩子“不良”行为的信念又是什么呢?
按照“行为分析模型”分析,“不良”行为背后有怎样的信念呢?“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行为“不当”时,他们会为了获得归属感或价值感而生出四个错误的信念或想法。这四个错误观念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注到,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当孩子寻求过度关注时,在ta看来,“只有得到你的关注,我才有归属感”,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时,ta可能就会用“令人烦恼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我家小宝经常在我和爸爸、或者姐姐说话时要求我听她说,或者要求我一直看着她,嗯,她在用行为信号告诉我需要多关注她了,这么理解时,孩子的行为也没那么令人烦恼了,在对待孩子的要求时会更加积极而不是敷衍。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权力,能掌控与几相关的一切。但是如果当孩子秉有“只有我说了算”时,ta的行为可能就有点“惹人烦”。开头场景,姐姐要求我赶快去找回她的袜子时,当时的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当感到伤害时,人就会自然地反击,这是天性。当孩子感受到伤害时(很多时候是家长的言行让孩子感受到伤害,而家长还不自知),ta也会生出报复的想法。
有自暴自弃想法的孩子,从心底里真的觉得自己不行,对自己没有信心。
既然知道了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是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使坏”,那么认识这些“坏”想法,我们就能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就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想法和行为,那么怎么知道孩子是有哪一种想法呢?
如何识别“不良”行为背后的信念呢?
有三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
第一条线索是家长对孩子行为的直接情感反应。
当面对孩子的行为时,如果家长感到烦恼、着急等,那么孩子可能在用令人不喜欢的方式寻求过度关注。如果家长感觉到了挑战、被激怒,也想要极力说服孩子,那么有可能陷入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如果家长感受到的伤害、失望等情绪,那么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有可能是报复。如果家长感到无力、无助时,孩子的信念有可能是自暴自弃。
作者提醒我们一点,不管孩子是哪种信念,都可能引起大人的愤怒或沮丧,而这两种情绪是最初情绪的第二反应,会掩盖我们最初的情绪,所以,如果感到愤怒,可以多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愤怒,找到那个最直接的感觉,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行为信念。
第二条线索是当家长要求孩子停止某种行为时,观察孩子的反应。
有着不同行为信念的孩子,在当家长要求其停止时的表现也会是不同的。
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当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可能暂时停止,但是不久又会重新来过或者用其他的行为重新来过。(因为ta寻求关注的观点还在)
寻求权力的孩子,会继续ta的行为,并且可能会与家长发生争执,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当双方都想要争取控制时,双方可能要进入权力之争了。
有报复想法的孩子,不太可能停下,更可能进行破坏或伤害升级,此时,如果家长也没有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家长也就可能被激怒的更厉害,从而导致双方战争升级。
自暴自弃的孩子,这类的孩子往往很消极,ta往往用行动告诉你ta的不胜任。
第三条线索是目的揭示法。
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客观而友善(如果做不到这点,可能不适合使用这个方法,毕竟我们是想解决问题,而不是揭穿孩子以表示大人是多么聪明)地跟孩子(个人认为这个方法至少对5岁以上的孩子才能有可能有用)直接沟通ta的错误目的,让孩子对此有客观认识。操作过程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问孩子是不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出某种具体行为?如果孩子不知道或者还不能准确表达出来时,接着可以问,你可不可以让我来猜猜看,你告诉我猜的对不对。怎么猜,作者给出了“会不会是...”的句式,比如:
“你...(做某件事),会不会是想让我关注你,为你忙活?”
“你...(做某件事),会不会是想要表示这里你说了算,你想怎样就怎样呢?”
“你...(做某件事),会不会是你觉得受到了伤害,想给我也出点麻烦呢?”
“你...(做某件事),会不会是觉得自己做不来,或者试都不想试呢?”
当这样询问之后,观察孩子的反应来判断我们是否猜对了,如果孩子直接回答不是,那就继续下一个猜问,直到发现问题所在。
如果孩子不由自主地微笑不语,或者直接简单回答是,这些时候,很可能就是你猜对了孩子的目的。那么接下来可以用后面的方法尝试积极引导孩子的言行。
认识到孩子在信念圈层的想法后,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呢?
孩子有错误信念,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呢?
对于在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父母需要用行动对ta明确表达爱,并引导孩子的行为至建设性的行为。比如分配给ta一项对大人或者家庭有帮助的活动,为孩子做意料之外的事情(或者拥抱),留出一些亲子时光给孩子等。
对于寻求权力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退出权力之争,避免行为升级,并且向孩子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更不可强迫)做某些事情,并真诚请孩子帮忙为解决问题寻求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或者可以跟孩子用赢得合作的方式去沟通,也可以把问题带到家庭会议上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参加家长工作坊时,一位妈妈(这是一位控制型性格倾向的妈妈。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后续文章里会介绍)分享了她面临的问题,女儿十三岁了,在北京这么冷的冬天不穿秋裤,妈妈当然是关心孩子的,跟孩子说要穿秋裤,孩子就是不穿秋裤出门。日常生活中的这么一件小事,但是能反映出孩子跟妈妈之间的对控制权的争夺(这个词或许有点大),但是孩子似乎在用行为说“我的事情我说了算”,对这种情况下的大孩子,妈妈尽量放手,不要强迫或者要求孩子做某事,把孩子自我管理的权力还给孩子,孩子也应该承担为此产生的自然后果。
对于有报复想法的孩子,要能理解ta是感到受了伤害(或大或小)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是我们大人的言行给孩子带来了影响,要真诚承认错误,及时道歉,再寻求解决办法。我家姐姐属于是感受不好时就发飙,“执着”给大人制作“麻烦”,比如前面文章里提到的珠子事件、袜子事件等。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大人真的很容易火,觉得孩子太不讲道理。当认识到孩子可能是感受到受伤了才这样做时,我就放弃讲道理的念想,并尝试跟孩子沟通事情或者感受本身,当听到姐姐说“你们对妹妹很关心,说话都很轻,对我很重...”时,我感到很对不起这个小小孩,姐姐虽是姐姐,但她还是小小孩。我就跟姐姐道歉,说妈妈很爱她,以后我会改正,避免对她大声说话或者吼,请她监督。当然这样的情况不会一次就彻底改变,我有时还是会吼,姐姐还会“不讲理”,但是在有过几次的交流之后,我们彼此的行为都会向好了,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好了。
妹妹在这一方面的表达就会比较直接,如果感受不好,她会马上说“你对我吼了”、“你都把我惹烦了”或者“你都把我弄哭了”,小小人瞬间情绪就不好了,我就立刻知道我哪里让她感觉不舒服了。
对于有自暴自弃想法或行为的孩子,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训练孩子,把任务或者要做的事情分解成多个很小的目标,跟孩子共同去完成,寻找并关注孩子哪怕很小的努力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能在一次次积极的鼓励中建立起来。
言行引导是外在的方法,只有在心底里抱有对待孩子的耐心,尊重并能理解孩子有跟我们不一样的想法,并积极鼓励孩子,外在的这些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小结
知易行难,知道这些知识很容易,但是实践起来确实难。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我们往往很难(或者根本来不及)按照一个理性的思考路径去想孩子这是什么行为,ta想要告诉我什么,ta内心需要什么...大人更多时候是被孩子的行为或者情绪直接带到愤怒或者沮丧那里,这个时候的大人稍不控制,就用自己的不良言行回应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之间的行为(或言语)直接对撞,双方之间的行为升级,糟糕的关系也升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大人可以思考一下,是谁该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负责?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是不是更要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只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当父母逐渐学会冷静看待孩子的行为表现,并能积极思考和认识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时,对孩子行为的正面反馈也就会慢慢开始,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就会形成,孩子心中的可爱父母形象随之而立。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 第九篇 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