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冯莉
时间:12月5日
页码:51-66
正向激励Vs负向激励
你跟孩子怎么说话,决定着它会变成什么人
“”我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但是我永远爱你这个人”
1 你可真是个好孩子
2 有你这样的孩子我太幸运了
3 我会永远爱你
4 我可真为你感到骄傲
5 认真的样子太可爱了
6 对不起,妈妈错了
7 谢谢你宝贝
8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独立完成
9 没关系,多试几次,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10 我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但是我永远爱你这个人
孩子做的不够好,很可能只是因为能力发展还不够,如果我们因为孩子犯的一些错误,就对他进行全盘否定,甚至人身攻击不但无法帮助孩子积极完善自我,还会他产生“”我不行”的自我否定感,甚至放弃在做任何尝试。
只针对孩子不好的行为,而不能上升到攻击孩子人格品质的层面。
慎对脏语气期
孩子故意用脏话骂父母怎么办
因为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是由于它在经历生长发育中的一个必然阶段, 脏语气期
他只是在用一些非常狠的丶有能量的语言,来探索这个世界。
这样强烈的反应反而会加深这些词语在孩子脑海里的印象。同时还会引发“”禁果效应”,也就是越不让孩子做的事,他就越要做,结果就是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
心理学上有一个应对方法,叫“”消退”,只忽略这种行为,不去理会孩子,让张宇去气自然过渡,当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周围的人没反应,他得不到回应,慢慢地等这个时期过去,也就不会再说了。
我会在第一时间赶紧向电梯里的陌生人道歉,向保洁阿姨道歉,但是我不会去理会孩子,在孩子面前我就装没听见,直接忽略他的行为,但在我和别人道歉是我是在用我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了示范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这样所谓的高能量词语,在人群中是不受欢迎的,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向别人道歉的。
口令思维
怎样不关闭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四扇门
父母意识不到哭和感受之间的关联,认为孩子哭就是不乖,听到哭就烦躁,于是凶巴巴的对孩子说,你哭什么哭?不解决问题,给我憋回去
父母先接纳孩子的哭,再去寻找原因,才会更快的解决行为层面的问题,打压酷就是拒绝接受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慢慢的进行总结,认为表达感受是不被妈妈爸爸喜欢的,于是孩子就选择咋了?不在父母面前表达感受,感受之门便关上了
父母一再否决,打断孩子讲话不听,孩子分享自己的事情,这让孩子做出一个判断,父母不懂,我以后不跟他们说了,世间之门慢慢关闭
肯定孩子得到的成绩是必须的,让孩子在父母的认可和赞赏中得到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激励并调动一个人的内聚力,反之,孩子越学越没劲儿,沟通也会越来越乏力
父母不仅骂孩子,还因为成绩的事情带孩子,虽然都是出于想帮助孩子取得更好成绩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行为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内心,慢慢的孩子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成绩,成绩之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