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会在3~6岁之间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是到这几年的末期——大约5岁时——孩子们才开始在做一件事情时脑子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此之前,他们对“做”或“过程”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做的结果或目标。
想象一下,在一个忙碌的周五晚上,你带着3~6岁的孩子去超市买点东西。你心里有明确的目标,匆匆抓一些晚餐的食材,及时赶回家,做好饭,吃晚饭。然而,对于陪你的孩子来说,结果不是关键。去商店完全在于其过程——气味、颜色,以及感受和体验。被夹在匆忙的行程中,没有时间享受这一过程。
知道你的孩子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有助于你提供一种平衡的方式。比如有空时你们可以在商店里随意逛逛,享受鲜花的芬芳、蔬菜和水果的颜色以及书架上期刊杂志的鲜艳色彩等。”
3~6岁的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对待一件事情的方式和成人是不同的。在与成人相处或者共同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而成人由于习惯、心智等惯性往往容易着重于结果。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差别,很容易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理解与矛盾。意识到存在这样的差别后,有助于帮助父母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陪伴孩子。
A1
正好我的孩子在3~6岁这个阶段,有一天他从书架上搬下十本书让我陪他读。我的第一反应马上是:OMG,这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读完啊?(我关注“读完”这个结果)特别头疼是那些文字很多的绘本。而孩子关注的可能是我想看这些书(关注“看书”这个过程),他可能不像成人一样具有“读完”这个概念。
强迫自己硬着头皮陪孩子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很机械地逐字念着,甚至不知道自己读的什么。有时候,看完一本,孩子会告诉我,这本书我想再看一遍。惊愕无奈之下,只好再陪他读一遍。更加惊愕的是,再读的时候,发现这些文字,之前有念过吗?竟然完全不记得了?
在育儿群里听一位麻麻也说过类似的经历,有一天孩子搬出了《奇先生妙小姐》,当时她就欲哭无泪了。
又或者是下面这位麻麻原创的漫画。
A2
这段文字让我突然体会到,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无目的的陪伴,很重要。
如果说,对比孩子关注的是过程,而成人往往关注结果,那父母当下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
成人往往注重陪伴孩子的结果,有时希望陪伴的时间快点结束。有时人在陪孩子,心却不在,像个机械人一样地做些重复的事情,比如读故事书。
那我要怎么做呢?
①觉察,觉察到孩子的关注点与成人的关注点存在着不同,过程与结果的区别。
②承认,承认自己做不到,每次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关注过程。
③告诉自己:没有目的,只有陪伴。
意识到这些后,再陪孩子看书,我先告诉自己:没有目的,只有陪伴!陪着他看书。当自己放下明确目的后,发现自己也能去欣赏到绘本上的图画,欣赏到图画旁配的优美文字。更重要的是,我终能专注于陪伴孩子的当下。不用再想我何时能把这本书给读完。我想孩子会很乐意接受父母这样无目的的陪伴。
放慢脚步,等花盛开,看树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