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通过解读2001年以来我国教育舆论界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展开的论战的若干基本事实,旨在揭示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所遇到的种种观念冲突和来自保守势力的重重挑战,扣问课程人的社会责任问题。以下是作者对王策三先生论战的回应。
教育是一个公共文化领域,教育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教育问题需要作为公共的论题加以思考和讨论,近年来,围绕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的问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论战,这当然是好事,因为真理越辩越明。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归根到底涉及利害关系的重新调整,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挑战,来自新课程改革实践本身的成长、成熟过程的暂时失衡带来的挑战,使得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充斥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乃是必然的。作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凝聚了本土改革实践的经验,而且体现了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课程改革是在传承我国基础教育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借助学校课程的重建、课堂教学的重建、学校文化的重建,推进课程发展的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当然在改革纲要——课程标准——新课程实验各个环节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偏差,但不能否定改革的大方向。围绕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缺点和错误,发出不同的声音,辩论双方才可能分享对方的智慧,终究有益于教育改革工程的健康发展,这既是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教育民主的境界。作者认为一不要干扰改革方向。因为教育问题、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需要整体的、全局的、专业的思考,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和理性的响应,需要在大方向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对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查、实验、研究、讨论甚至争论。二是不要违背学术良知。三不要污染舆论环境。
总之,作者建议风物长宜放眼量。课程人唯有贴近世界学术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前沿、贴近学科重建前沿,才能真正持续地发出自己的专业的声音,才能真正回应新时代“概念重建、课程创新”的挑战,开创新世纪我国课程创新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