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问题(七):撰写序言。
这是《金字塔原理》读书分享的第55篇。
在解决问题的结构中,界定问题架里的四个要素厘清,所有的资料会体现在问题导向型商业文件的序言里。
依据受众的不同认知,我们可以将受众可能产生的疑问分为七个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序言各要素是不一样的。
1、不知道如何从R1到R2。
背景(S)=问题背景
冲突(C)=R1与R2
疑问(Q)=如何从R1到R2
2、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确。
背景(S)=问题背景,R1与R2
冲突(C)=解决方案
疑问(Q)=解决方案是否正确
3、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
背景(S)=问题背景,R1与R2
冲突(C)=解决方案
疑问(Q)=解决方案该如何实施
4、执行了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效果。
背景(S)=问题背景,R1与R2,解决方案
冲突(C)=解决方案无效
疑问(Q)=我们应该做什么
5、确定了好几个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背景(S)=问题背景,R1与R2
冲突(C)=有几种解决方案
疑问(Q)=哪一个解决方案最佳
6、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背景(S)=问题背景,R1
冲突(C)=知道必须解决,但确定很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疑问(Q)=我们的目标与战略应该是什么
7、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处在R1
背景(S)=问题背景,R2
冲突(C)=不确定是否处于R1
疑问(Q)=我们是否存有问题,如果有,该怎么解决
至此,我们对如何界定问题已经进行了全部的分享,界定问题这一部分最终是体现在金字塔结构的序言里。
应用好界定问题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案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