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和简书结缘已经有三个半月了,昨天的文章数终于满百了,字数也突破了12万,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成就。通过坚持和因为喜爱,我在简书上发表了100 篇文章,记录了过去三个半月的生活过程,所见所想所思,有工作上的总结和反思,有阅读上的灵感和体悟,有对自己人生认识的突然开窍,有感动我就会在简书上把它变成文字,用文字来炼我的心,时时刻刻解剖自己。我的生命的足迹,我走过的路,我把它们变成了文字,写成了我的历史。
初识简书,感觉很新鲜,马上下载注册,立即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文章发表后得到了简友的点赞。从此,我把在简书上写文章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的状态。当坚持成为了习惯时,不写就有欠账的感觉,心神不宁。在简书上,我也有意识地去浏览一些简友的大作,去关注一些志同道合的简友,分享写作的快乐。每当得到简友的关注,我都很重视,也非常快乐。我知道,很多在简书上发表文章的简友,并不是为了通过简书写作去赚钱,更多的可能和我一样,纯粹为了喜欢或者是让时间变得更有意义而去写,去坚持。
三个半月时间的“简历”(简书写作经历)让我收获颇多。首先是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让我的生活除了职业,还有自己喜欢做并能够坚持去做的事情,这种感觉很幸福很充实,没做它之前,总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少了什么;其次,认识了很多简友,简友就是我们心中的熟悉的陌生人,尽管没有见面,但是感觉心领神会,可以想象得出,不熟悉的人通过简书而连在一起,互相欣赏对方的文字,等同于不见其人,但见其神;再次,梳理了自己的时间,理顺了工作脉络,促进了职业发展。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教师职业有一特点,如果要不断成长,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外,更要去研究教育教学,而反思就是积累教育经验、升华教育智慧的最不可缺乏的方法。以前也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及时反思的动力和写反思的习惯,而用简书记录反思,有层次,有连续,有成就感;最后还有一点,我把阅读体会也发表在简书上。以前读书没有系统,看到一本书,就拿来读,读到什么地方就算到什么地方,看起来读了不少书籍,但大多数是浅读,走马观花,没有真正深度阅读,从而对提升自己的境界的作用不大。开始自己在简书上发表一些读书笔记,发现自己对许多常见的作品的认识总是不够清晰,更谈不上深刻理解,这迫使我去做主题阅读,去年的主题主要是叶嘉莹先生说诗系列,通过主题阅读,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从灵魂深处感受到古代诗人各具特色。今年读书主题是史学,我已经着手进行了准备,买了《史记》来看,买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和吕思勉先生的系列历史著作,计划从中国史到世界史,争取对史学有个入门级的了解。围绕一个阅读主题,进行多角度阅读,有助于我们有条不紊地去钻研某一专业,提升阅读的质量。
和简书同成长,和简友齐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