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易经》由来已久,但年少时读不懂《易经》,也读不进去,搁置案头已久。
年近不惑时,拿起《易经》阅读,突然好像开了窍一样,一下子就有了兴趣读下去,也能读进去,对各名家的《易经》解读书目,也都静心读完了几本。甚至还不满足,遂购置朱熹的原著《周易本义》,进一步研读。
《周易本义》是繁体字竖版书,读起来很不习惯,进度很缓慢。今天结合《哲学史讲演录》和“典籍里的中国”对《易经》的看法,略谈下自己对《易经》的喜爱与初步的学习心得。
《易经》: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
《易经》包罗万象。《四库全书》对于《易经》曾给出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周易》包含《易经》和《易传》,《易传》是孔子对《易经》的注释。
《易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一分为二,形成阴阳两仪,阴阳排列组合,形成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四象。四象与阴阳互动,排列组合,形成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代表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伏羲依河图画先天八卦,至三爻为止。
周文王将八卦两两重叠,排列组合成六十四卦,组成后天八卦。八卦原本是由三个爻组成,周文王把两个基本卦重叠在一起,形成了每卦六个爻。我们把他划分为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第一爻万物始生的状态,第二爻阴阳化合的状态,第三爻深刻稠密的状态,第四爻显现于外的状态,第五爻止息固定的状态,第六爻更换交替的状态。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以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为载体,并配合晦涩艰深的卦辞、爻辞阐述世事、事理,文辞艰涩,虽然以卦爻为工具和载体,但《易经》并不全是一部关于卜筮的作品,更像是古人关于世界、人生体悟的综述,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数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学士们都将《易经》作为一部值得日日、时时研读的经典,研习并遵从其中的道理。然而,真正能参得透、讲得清《易经》的人,少之又少。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易》难看,不比他书”,同时又说:“是圣人事,非学者可及也。”
《易经》:中国哲学的开端
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对世界各地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评价,其中也包括中国哲学。
书中,黑格尔将《易经》视为中国哲学的开端,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源泉,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通过讲述典籍背后的故事,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其中一期节目中,《易经》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代表,被深入探讨和解读。
该节目以情景还原、戏剧演义的方式,将上古、中古、近古的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对《易经》开创和发展做出的成就呈现在观众面前,令观众有回到历史中学习《易经》的代入感。
“典籍里的中国”对《易经》非常推崇。该节目认为,《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重要典籍。对中国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文学、艺术、医学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和儒家在易经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节目以戏剧形式,生动地演绎了《易经》的哲学内涵。帮助大众认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的《易经》: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的观念为基础,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阴阳两极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它强调变化的重要性,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它也认为变化中存在着不变的规律和道理。这种变化与不变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同时,传达给我们一种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它认为人应该遵循道德规范,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这种道德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易经》:汪洋大海和一滴水的思考与启示
《易经》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生的启示,《易经》的六十四卦的每个卦的卦辞以及每个爻的爻辞,都包含了丰富的人生道理,都能给予我们人生的启发和帮助。
乾卦的启示:第一卦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现代社会使用最多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效法天,自强不息。效法地,厚德载物,方为君子。乾元生万物,坤元载万物。元亨利贞,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和;利者,万物之长;贞者,万物之成。在天地初创的阶段,万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积极进取、不断创造,在不断变化的人生阶段中,应该顺应时势、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比如: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把人生划分了六个阶段,对应了卦的六个爻,六个不同的状态。
这也告诉我们: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特定的责任和目标,我们就应主动承担责任,顺势而为,实现目标。在该等待时机的时候就该潜藏以待,努力学习,完成知识的积累;在该进取的时候就该全力以赴,积极创造;在该休息时休息,知道前进也要知道后退,以天时的规律行事,方不至于招致灾难。
坤卦的启示:第二卦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总是行善的人家,一定会有多余的喜庆,累积恶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多余的祸殃。《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继承道的开创万物便是善。这是告诉我们君子以德为本,用宽厚的德性接纳天下万物,不炫耀才华,固守柔顺之德,要以善为先,敬天爱人,把道德修养作为做人的根本。
既济卦与未济卦的启示:《易经》把宇宙看做是有机的整体,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子,坎为次子,艮为幺儿子,巽为长女,离为次女,兑为幺女儿,相当于宇宙家庭的一家八口,持续繁衍,生生不息。
六十三卦既济卦,代表事情已经完成,但事情有两面性,有完成就有未完成,未完成就是未济卦。如果事情未济,那就从头再来,重新周转一遍。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排列的,象征着终而复始,生生不息。生生不息也相当于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球村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扬《易经》的精神,才能再度升起希望。
《易经》中关于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们的人生规划和个人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经》犹如汪洋大海。不管是历代名家,还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大众的解读,都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正因为如此,《易经》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热爱去研读。
作者:蘅芷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