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听课,七节第一学段的内容,恰好都是概念课:人民币、分数、小数、角。有同课异构,有不同课题的演绎,各自展现。多年工作以第二学段为主,私心里总觉得第一学段的课相对思维难度小点儿,课堂设计应以趣味、调动积极性为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会儿我竟有了“万事开头难”的感受:
作为这些概念的起始课,很多问题如果在第一学段没有很巧妙的处理,课堂中没有将概念的核心理解到位,在后续教学中将会问题频出,而且很难再纠正。
先说“认识分数”,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认识分数的意义。今天的课是三下的内容,也就是认识分数第二阶段第一课时——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三位老师展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设计,从设计理念上来说,他们都关注到了“一个整体”的理解,从1个桃,4个桃,6个桃,8个桃,12个桃的1/2中抽象出不管多少桃,只要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整体的1/2,进而扩展到几分之一的认识。
但是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时,我们除了关注“率”,也脱离不了“量”,因为分数不仅表示关系,同时也表示具体的数量,如果要全面理解分数,就必须两者兼而有之。教学中最难处理的往往就在这里,因为认识分数离不开分,操作分离不开具体的数量,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写出分数也少不了量和率的同时参与。既然这些在分数意义中是并存,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直面这个问题,正本清源,在分数概念认识之出就引领学生认识1/2个,是比0大比1小的数,一个桃的1/2就是1/2个桃。
在认识一个整体的1/2时采取类比迁移,分别展现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桃的1/2,充分比较相同点,抽象出1表示份数,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再通过比较不同点,理解因为这个整体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一个整体的1/2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正面的引导、对比,展现给学生完整的分数认识过程,全面理解分数,同时对后续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认识也能奠定坚实基础。当我们埋怨学生知识理解欠缺的时候,不妨回头想想,我们在概念与学生第一次或者之前的展现中,有没有疏漏,或者是干扰因素,作为概念认识之初,完整的呈现概念的内涵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
再来谈谈“角的初步认识”。二年级认识角,是不定义角的,重在直观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用“活动角”来引发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关系、比较方法等的理解。但在比较之前,两位教师都显示出有些急躁,着急让学生将活动角展现:变大变小,比较大小,重叠法与直观比较法的多重体验。但所有这些操作的前提,该是学生认识角,知道各部分名称之后学生能够借助具体的角,体验角有大小之分。然后在操作中继续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但是课堂中老师活动前并没有引领学生理解什么叫做“角的大小”,却用这一概念提出活动要求——操作“活动角”,并比较“角的大小”,而活动得到的结论恰是在说明到底何谓“角的大小”,这在理论上难免有循环论证之嫌疑,学生也难免有不知所云之疑惑——到底是指边的长短还是指张开程度?胡重光教授曾经指出:小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并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他指出,用“活动角”展示角的开口大小,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误解。值得高兴的是,老师们都运用了“活动角”来帮助理解“角的大小与张开的程度有关”,但对于“活动角”的具体使用步骤,还值得商榷。
至于小数的认识,大家普遍采用直接指认式,用正方形表示1元,表示出1角,虽然借助数形结合,学生知道了将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元的1/10,1角就是1/10元,是0.1元,3角是3/10元,是0.3元……接下去1元2角,3元5角等等进行扩展,教材的理解似乎更多的体现在分数的改写上,为什么学习小数,凭什么将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课堂中没有任何解说,无目的的写来写去,灌输的味道未免太重了。
虽然后续教师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变成直尺,再抽象成数轴,在数直线上标记小数,体现数形结合,对小数有一个总体直观的认识。但小数并不是将分数改写而产生的,而是自然数的十进位值制记数规则加以扩展的结果。0.1是对1/10的一种新的表述方法,我们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要将分数1/10写成0.1呢?实际上,这是为了与自然数的写法相匹配,我们不妨在数轴上将0.1与1比较,如果从1开始数10个数进位到10,那么从0.1开始数10个数呢?进位到几?这样,小数,自然数才能有机融合。
数学概念的建构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知识的本质,正本清源,突出关键,同时要切记符合逻辑,适当严谨。教师只有把握了数学本质,教学才能做到“精中求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