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几天里我沉迷于印度的一些电影里,其中对我触动最深的莫过于《摔跤吧,爸爸》。一个拥有奥运金牌梦想的父亲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将自己的梦想延续到还未出生的男孩子身上,但事与人违,生下了两个孩子之后,辛格也就是父亲,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但上天又是公平的,两个女孩子在班里跟男孩子摔跤并且打赢了之后,又重新将父亲的摔跤梦想重拾起来——女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摔跤,当然这是他作为父亲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当时的印度可以算得上是滑稽,那时的印度女孩注定要早早的外嫁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一辈子要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相夫教子。
两人孩子姐姐叫做吉塔,妹妹叫做芭比塔不得不听从父亲的摔跤安排。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做一件事情没有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成功的。两人不得不跟自己叔叔家的哥哥摔跤,结果不出意外,两个被动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摔得过男孩子(况且已经是留情),训练期间不能吃任何甜腻的食物,两人告别了自己最爱的泡芙,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终于把她们的精力熬没,上课没精打采。每天的大汗淋漓也终于让她们的头发里长满了跳蚤,吉塔和芭比塔企图联合妈妈用头发长满跳蚤,上课没有精神来抗议,可是换来的结果再一次让他们失望,同时也失去了女孩子最爱的长头发。
短发意料之中迎来了邻居,同学之间的嘲笑,她们要反抗,于是每天五点响的闹铃被调晚,在外面歇着直到父亲从屋子里出来,她们沉浸于这种喜悦当中。
但暴风雨前的夜总是平静的。这场暴风雨也成功的改变了两个人的观念,改变了她们的人生。那一天两个人没有训练,去参加一个好闺蜜的婚礼,婚礼上玩的特别高兴,但这种松懈正是父亲所不允许的,在大庭广众之下令两人迎来最大的崩溃,而给予崩溃的对象,这个在两人看来是灾难的父亲,在好闺蜜的眼里却是无比羡慕的,有一个父亲为自己前途考虑,没有让自己屈服于命运,不至于十四岁被送到一个陌生的男人面前,跟他相夫教子,过上传统的印度妇女生活。两人这正是被闺蜜的一番话所点悟,心中对摔跤的兴趣越来越大,起得比闹铃早,自主的训练,短发的女孩走在街头上也是充满了自信,每天上课充满了精气神,乐观自信让他们更加的坚信摔跤的念头,一次次和男孩子的摔跤实战中愈发强大。终于在一段时间后吉塔迎来了全国摔跤大赛的冠军,按照规定,摔跤冠军是要到印度国家体育馆接受更高层次的教学。
但这里的教学又让电影情
节更加充实,有了一点小成就的吉塔进入国家队的训练忘了父亲的训练方法,学习教练的摔跤方法。这里是心态的改变,吃了从来没吃过的泡芙,留了自己喜欢的长发,学习跳舞。与此同时妹妹在家认真训练,鲜明的对比也注定妹妹在全国大赛取得冠军而姐姐在比赛时候的出局。这都是注定的,一个人在自己有成就的时候往往会忘了自己的初心。父亲因此对吉塔大失所望,而吉塔在接二连三的失败中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自己的父亲打了一个认错电话,即使再铁石心肠的父亲也不会无动于衷吧,辛格也不例外,他原谅了吉塔,并且在电话里安慰鼓励自己的女儿。同时让她发挥自己的长处——进攻,吉塔在训练中重新拾取父亲的训练方法。
父亲也驱车去往国家体育馆,每天早晨都会在房子顶训练女儿,分析不足。而这种面对面的训练终于被人高密,父亲失去了跟女儿见面的资格。但是这也不能影响父亲对女儿和对手的分析,通过电话将优缺点全部告诉女儿。终于这份努力也成功感动了上天,吉塔在父亲的指导下一路过关斩将,就连公认的败局都破解了,终于迎来了印度的首个金牌争霸赛。而对手也是吉塔的老对手。曾屡次被她打败,父亲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既然不能得分不如让对手创造机会,终于吉塔在最后的时刻迎来了自己的绝杀被甩,得到了高难度的五分,为印度得到了第一枚金牌。而父亲在最后也终于说出"你是我的骄傲〃第二年妹妹也获得了金牌。
电影情节一波三折对比明显,很有教育意义,一个人再如何有成就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只有这样才能完善自己,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