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我国官方和民间喜庆节日的一道大餐,经典名联浩如烟海,千古传诵,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联趣闻轶事也不胫而走,令人回味,十分有趣,被传为历代佳话,千古美谈。值此新春之际,本人愿将收集的一些对联及对联的趣闻轶事加以整理,与友友们一起赏析。
—01—
郑板桥当县官时,一位教书先生状告乡绅不按契约付给全年酬金八吊钱,反而把自己赶了出来。郑板桥听后,恐这个教书先生没有才学,误人子弟,所以乡绅不愿付酬金,便别出心裁想了个断案的办法,他以公堂上悬挂的灯笼为题出了个上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让教书先生对下联。这位先生略思片刻,张口道: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经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下联情真意切露才华,知道是乡绅的过错,便命乡绅加倍偿还酬金。
—02—
1949年以前,有一穷人,每年年关都要出去避债,过不了好年。这年又要到春节了,这位穷人气愤之下,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另外他就在自家门口磨起了刀来。说也怪,这年春节这个穷人安安稳稳过了个好年,因为对联写的是:
是君子容我过年 是小人顺我要钱
横批:“看刀子”。
表达了穷人的反抗精神。
—03—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对联,每年春节传旨各家各户贴春联,而且命宫廷大臣、公卿士庶要带头,他还经常向大臣们赐赠春联,并微服私访,到民间欣赏春联。一次他微服私访,路过一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派人询问,方知是一家阉猪的,目不识丁,没有来得及求人代书。朱元璋不但没有怪罪,反倒联兴大发,亲自为他撰写了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隔断是非根
无论行军打仗,饮酒下棋,登堂进庙,对大臣对书生,直至对儿童,他都喜欢谈论对联。一次朱元璋意邀刘伯温下棋,脱口而出: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刘对曰: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在攻姑苏城时,朱元璋与刘基题联以对,朱就“天口”二字题了一联: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刘基以“人王”二字对了下联: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朱元璋定都南京,他亲自书写给大臣们赐赠春联,给陶安的对联是: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给徐达的对联是:
破敌平蛮 功贵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 才兼文武无双
他还经常出宫,看到各家各户的联文和书法,充满节日气氛,心里万分高兴。
-04-
1923年春节,陈y回到了四川家乡,乡亲们要他写春联,他拈笔写道: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陈y还欣喜地向亲人们讲述共cd成立的消息,畅谈俄g十月革m胜利的情况,传播马l主义真理。
-05-
1930年11月,第一次反“围剿”,主x、z老总经过周密考虑,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在红一方面军召开的反“围剿”誓师大会上,主x亲手写了一副对联挂到主x台两旁: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副对联言简意赅,通俗易记,使到会军民信心倍增。五天之内,打了两个大胜仗,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完)
点击蓝字您还可关注其他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