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识
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服务者发展到最高阶段的成长,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观察。
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对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2.无意识
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和无意识行为。
比如说某人正在认真的看书,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旁边有人说话,他也没有听到别人在说什么,这是对刺激的无意识。
3.几种意识状态
01睡眠
根据脑波的变化,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脑电波频率降低,波幅较小。容易被叫醒,持续十分钟。
第二阶段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在这一阶段里很难被叫醒,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的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δ波,会出现睡眠垫,持续45分钟。
第四阶段脑电波大多呈现δ波,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都会变慢,称为深度睡眠阶段,持续20分钟。
这四个阶段大约要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睡眠可以使机体恢复机能。睡眠的时间可以通过训练而缩短,关键是睡眠的质量,只要入快,深度睡眠阶段所占比例较大,睡眠的效率就能提高。
02梦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妨碍人的休息,梦的内容也不是别人给自己带来的某种信息,不应该对梦抱有担心的心理。
弗罗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在睡眠状态下,由于意识的控制能力降低,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冲动和愿望,便会以改变的形态在梦中表现出来。弗罗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