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在读书的时候,每次只要一看到数学、英语等字眼总是脑袋两头大。学不进去,而且老师还在强迫你去学习,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慢慢的开始逃避,甚至厌学。现在看来,我对于这几门学科并没有什么抵触,甚至还在主动的去学习以前讨厌的知识。每次考试英语不过六十分的我现在看美剧能做到不看字幕就可以看懂内容。这说明我对于英语并不排斥,甚至还在有意识的去学习。现在许多学生包括许多家长也包括我当时为什么这么抵触学习呢?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原因有四点:
一、家长重复,老师强调。回想一下,小时候你的是否被家长们逼着学习,是否经常听着他们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类的话(听着很耳熟吧)。去到学校老师们也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感,至少会有一种排斥感。如果你是个学霸那还好,但如果是个学渣的话,结果显而易见。我忍不住要说一句,“读书”并不是只指学校中的读书,它是多纬度的,而不仅仅知识学校里所学的。
二、所学的太多了。先别忙着否定我,觉得漫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间很舒适的一件事。对于我的读者来说肯定是这样。一个孩子,每天都要接受不同且多的知识对他来说也有些难度,如果一天所学不想的话那只会变成一台机器,在知识的海洋中变成一台只会游泳的机器。如果你能比其他人游的更快、游的更好,裁判员会对你高看一等。但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的话,裁判员不但不会对你好言相对还会忽视你。成绩好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赞美变得越来越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谩骂成绩越变越差甚至自杀!这就是马太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相结合的结果。也听见有些家长说“通过孩子的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好”,但第一只会有一个,一个倒数的孩子摇身一变变成第一名的孩子不是没有,只是概率非常低。
三、教育资源太丰富。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阿伦森效应: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这个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物以稀为贵”了,因为它稀有。最有意思的是亚当斯密的水与钻石的悖论,心理学也可以给出答案。因为水很多,我们短时间内喝都喝不完,而钻石很少、是稀缺资源,并且也是私人物品,所以钻石比水要珍贵。回到正题,家长们总是习惯强调自己当时读书条件多么多么苦,学习的多么多么认真。是,这是真的,但你对孩子反复强调自己读书时候的苦,孩子会相信吗?他又没经历过。以前是学校不够老师不多,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了,这时候给他强调这个就没作用了。而正因为人人都能上学才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造成了一点排斥感,在加上家长在旁边的苦口婆心,孩子怎样想的一想就明白。
四、目标不明确。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身旁强调“只要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考上了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他们的话的含义我们不难听出来,无非就是叫你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话对于高三学子来说可能有些作用,但如果对于小学生或者初中生来讲的话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他们至少还有几年或者十几年才会参加高考,让他为了一个极其不确定的事件去努力个几年?自己去试试吧!人的大脑从洪荒时代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从前我们打猎都是马上得到战利品,但又有可能空手而归。但他们都是“马上”得到这个信息的,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个在心理学上来说叫做“即时反馈”,有了这个即时反馈我们干什么事就会更努力。这个方法在管理学的运用很常见,如果你去问一个管理者,他就会和你说要在员工努力的时候给他们鼓励,就是这个道理。回到话题,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说以考上大学作为鼓励不可取了吧。
如果一个学霸凭着他的努力考上了一流大学,然后呢?父母没说。以前父母总是说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然后呢?回头看看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只会游泳的机器人了。我身边也不乏这种人,读书的时候只会学习,等到工作了才意识到世界之大。
中国国民平均年阅读量为4.3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更别说犹太人一周一本了。这个数据值得我们深思,还有的人一年连书都没碰过。以前看到一张图,爸爸在玩电脑,孩子在写作业,孩子斜眼看了看电脑,于是爸爸就苦口婆心的教导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这难道就不是如今家长的缩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