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得童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斗得王余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唐·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
刘禹锡诗中的“嘉禾驿”,初为马驿,后为水驿。元代之后,驿站的建制规格和规模日益提升,明初更名为西水驿。
据载,运河畔的嘉兴“南通八闽,北通三吴,旁及江右”。秦汉时,嘉兴已经北通京都,南达闽粤;大唐贞观年间,嘉兴建驿站;宋代,嘉禾驿初属马驿,有驿马90匹,马户830名;后改为水驿,有船80只,船夫(户)760名。
驿站是专门负责“递送使客、飞报军务、转运军需”的机构。历史上,西水驿站接待过无数过往官员,一直到晚清,这里的日常十分繁忙。驿站官员的时常工作就是在此排班鸣炮,接送官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现代交通和邮政事业逐渐替代了驿站,再加上战火,官驿的消亡成了时代的必然和遗憾。今天,中山路桥东堍南侧,西水驿旧址,“西驿亭”内尚存元代重修水驿时所立的石碑一块,凭后人遐想水驿当年的喧嚣和繁华。
遥想刘禹锡当年,出生在嘉兴。当时江南聚集了很多躲避战乱的豪门士族,刘氏家族曾是豪门,也因安史之乱由洛阳迁徙至嘉兴。住在嘉禾驿附近的少年刘禹锡,一边“抓虾摸鱼”,一边浸润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里。
西水驿给一位明代的朝鲜官员崔溥留下过深刻印象。崔溥海上遇险,漂流至浙江沿海,后经由大运河转送至北京,再碾转回到朝鲜。他是第一位全程游历过京杭大运河的朝鲜人,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震撼,后故地重游时,在嘉兴西水驿歇脚,并题诗曰:“今日又过嘉兴府,人自繁华竹自苞”。
到了清初,西水驿就更加地繁华了,朱彝尊题诗赞曰:
西水驿前津鼓声,原田角角野鸡鸣。
苔心菜甲桃花里,未到天明棹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