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闲天地宽》是梁衡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本书分为祖国山河、历代名人、作者的阅读写作经验及美的理解四部分组成。书中的思想是作者人生哲学和处世哲学的凝结,其中我喜欢的是《把栏杆拍一遍》这一章。
我喜欢《读韩愈》这篇散文。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他用自己的经历成功地诠释了这句话。
当年他在做太学博士时,曾站在廊前鼓励莘莘学子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更以他为师。在欧阳修小时候,偶然得到韩愈的作品,竟然日日临摹,并以此立志,有一天可以与韩愈的才学比肩。晚年的欧阳修,在贬谪滁州时,寄情山水,曾在滁州西南修建一座亭子,就是从韩愈的一首传扬度不高的诗句里面取“醒心”二字命名,意在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内心的清醒,足见欧阳修对韩愈的崇敬之意。
小时候我们读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长大后沉醉于他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做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引领了唐宋两个朝代的文学风潮,而他直言进谏的耿直性格,又为后世树立一代楷模,真正做到了梁衡先生所说的“胸中有垒,笔下波涛”的思想境界。
《乱世中的美神》中写了宋代婉约派鼻主李清照曲折的一生。梁衡先生从《声声慢》里展开了李清照的愁怨,以愁为文章的行文线索,讲述了她的两段婚姻及家国愁恨,其中大量笔墨落在她后半生中的三大磨难中。
李清照在处理完婚姻问题后,开始随着国破家亡的迁徙国君四处逃亡,一路所见满目疮痍,身心疲惫的她深受磨难,于是提笔写下《武陵春》。
如果说她前半生的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愁,那么在《武陵春》中则写出了她的国愁。
除此之外,她的晚年生活异常孤独。她惊诧于衣钵无人可传,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如此有才情的女子就是异类,她老年时才无奈地认清局势。
当然,她更清醒地看清国家的困局,于是生出更多愁绪。身为女子却又关心国事,无力改变战局,只怕“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所以,读她的词,就是读她的一生,更是读一个国家颠沛流离的历史。
人民网评价梁衡:如果能够把作品和自己融为一体,对读者的影响将是积极而深远的。确实,读过梁衡先生的散文确实受益匪浅,让你视野开阔的同时,高度还原了历史的真相,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