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且善良 长亦成芒
近我者本赤 后刁我者无望
妒心人皆有之
怕容不下沧海灵诗
世间万物缓而长
愿他们永无止
苦苦念求写于宣纸
纵使岁月无情无意奔驰
有求于苍天 必有出头之日
懒症发作就别讲光明之时
苦尽甘来定不负生而善之
苍茫落幕 心系远方
——隔壁老樊《世本常态》
2018年12月23日,一个刚刚过完20周岁生日的少年,写了一首歌,然后就去报名参加大型音乐选秀节目《歌手2019》。从此他的歌曲火遍大江南北,包括我也是为他的才华深深折服,并成为其“老粉”,就是年纪大一点的粉丝。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要靠才华,大概说的就是他吧。这个20岁的少年,用他的歌征服了无数年轻人,包括遭受社会毒打多年的人,听到他的歌,都深有感触。
一曲《世本常态》,又勾起我无限深思。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苦苦求于提升教学能力与学生管理之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是每一个执业教师内心最渴求的事情。但现实往往总是事与愿违,大概求不得是大多数老师的心病。
现实中,多数家长总是认为老师喜欢好学生,照顾最多的也是好学生,差生在学校中就永无出头之日。他们认为,当下现行教育机制是不合理的,是错误的,不应该用考试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
其实,如果把家长放到课堂上真正感受一段时间,才会发现,他们眼中看到的,仅仅是一个阶段而已,是一个表象。
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不了解的时候,是能够照顾每一个人的。花有千般似,人无一日同。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哪怕同一个人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天。
在短暂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学生的分化。有的敏而好学,有的慧而少学,有的勤能补拙,有的自暴自弃。在最开始阶段,你会发现,大多数老师都是先照顾成绩差的。因为成绩差,代表有所不足,代表有提升潜力。
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那些自暴自弃的,老师便不再去浪费更多的精力,因为这对更多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众人皆知揠苗助长的故事,但其所反映出的深层次的教育学启示,又有几人看破?哀莫大于心死,就像网络中常说的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不想进步,无论外人用多大的努力,都无法助其成长。
所有的教育都不会主动放弃任何一人,能够放弃你的,仅仅是你自己而已。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在我看来,教育从来都不仅限于学校的篱墙之内,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对学生教育工作影响最大的,始终来自于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在孩子眼中,自己的父母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自己最好的学习榜样。所以子不教父子过是十分切合实际的。
我做学生管理的时候,根据班级给家长和孩子建立了微信群,学生家长都在群里,为了方便管理,我要求所有家长都备注上孩子的名字。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家长都很配合,立马改好了备注,但是也有许多家长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做。连续讲了三天,依旧不改。我要求学生每日进行作业接龙,几天过后,有几个始终不上传作业的学生,我发现他们都是没改备注的家长的孩子。而他们的成绩显示,均不在前列,其中不乏十分聪明的学生。
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我在做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都在坚持与孩子沟通,给家长树责。事实上,孩子工作好做,难做的永远都是父母。给孩子做好了工作,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家长却并未放在心上,最后的结果就是成效很差。但是那些配合的家长,孩子成绩无一没有得到提升。而成绩的提升,促使这一良性循环得到充分延续,孩子也越来越优秀。
孩子思想是单纯的,所有的主动放弃都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去改正的。而能够促成引导结果的,始终都是父母。
所以,请所有父母,放下所谓的借口,关注孩子的成长。因为,在未成年的孩子眼中,你们,是他们的全世界!
沐风而起,归于星辰。我是木子辰,一个心系天下的教育工作者,愿你栉风沐雨,安享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