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社团里的一个姑娘给我打电话,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她的电话。
我本以为她应该是高三了,应该是要高考了,没想到她才高一。
因为她总是忙的看不见影子,只有寒暑假才偶尔出现。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她是在备战高考。
她给我打电话说她要写的有关高考的篇文章,不写了,因为她想写的那个人,不高考了。
姑娘声音里带着一丝歉意,带着浓浓的遗憾。
我连忙安慰说没关系,不写就不写了,你也别太在意。
然后我和这个姑娘堡半个多小时的电话粥。
她是学文科的。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个很难的科目,她也一样,她说很多感觉别人轻易就弄懂了的题目,她却一头雾水。去问老师的时候,却觉得老师的语气里好像带着嫌弃,认为老师觉得她问的题目太简单了。然后觉得学习压力特别大,感觉自己很累。
她还说感觉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太在意朋友之间的友情。
她说因为同学一句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让自己纠结了一个多星期,做什么都在想别人会怎么看她。
并且她现在刚上高一,和初中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没有分到一个班级,感觉好像彼此之间有距离了。觉得很伤心。觉得孤独。
她还特别容易情绪化,哪怕看到了一朵花谢了,也会伤心一段时间。
听着她这些疑惑,我笑着安慰她。
我跟她说没关系,谁都有这个阶段,然后我就做了半个多小时的“知心姐姐”。
后来挂掉电话的我,想了很久,我想这也是很多在那个年龄段常有的状态吧。
迷茫、在乎外界、情绪化、孤独。
在这里,我只想说孤独,因为哪怕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我也会时常感觉到孤独。
个人认为,在当今社会,孤独是一种常态。
记得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人心荒漠化的城市,哪有温暖可言?”
想必当时写下这句话的我,内心一定是孤独的。
“人心荒漠化”,是我当时造的词,诺大城市中,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学习,一个人上班……哪怕有人和你说话,也是没有用的寒暄,甚至是刻薄的嘲讽,人人都带着一张微笑的面具,笑容很假,话语很寒心,在这样的城市里,心都会枯萎,然后成为荒漠吧……
在这种“人心荒漠化”的地方,你是感受不到温暖的,你能感受到的,只有无边的孤独。甚至有时候世界其实很美好,只是你在自己心的周围放了一圈沙漠,看不到水源。
这个时候你的心不能枯萎,如果心枯萎了,那么你一切的感知都只剩下“麻木”这两个字。麻木的学习,麻木的看书,麻木的工作……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灵魂早就随着心枯萎了……这样的生活,想想就觉得可怕。
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行尸走肉”一般,你一定要学会适应孤独。学会一个人独处,学会如何面对孤独。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那么要如何学会独处,如何面对孤独呢?
个人认为是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用各个方面的知识来充实你的大脑,然后让这些知识在你大脑里碰撞出各种新奇的想法,这时候的你,没时间孤独。
当你熟知了很多领域的知识之后,总有一个领域,会让你感兴趣,会让你有去探究的欲望。如果你没有去探究的欲望,只能说你接触的还是不多,看到的、学到的,还是不够。
在你选择了你想去探究的领域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能是不被身边的人理解,然后被孤立。这个时候的你,就进入了另一种孤独的状态,这种独孤状态的你,如果你坚持做你自己选择的东西,终会有一番成就。如果你放弃了,那么就会退回到第一种独孤的状态。并且,还会因为自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更加悲观。
曾经有一句话很火:你的孤独,虽败尤荣。
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我,觉得写出这句话的人一定很了不起。后来再看,孤独怎么就是失败了呢?
没有哪一个站在巅峰的人,不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是谁都知道的道理,那么他们失败吗?如果站在了巅峰的人都是失败的,那还有什么是成功呢?
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太快,我们的心跟不上我们生活的节奏,跟不上变化的节奏,所以感受到孤独很正常。一颗心的成长是永远也快不起来的。只能慢慢用经历、思想去精心的雕琢,才能玲珑剔透。
这个社会,孤独是一种常态。能耐得住孤独的人,往往都会在他擅长或熟悉的领域里小有所成,而耐不住孤独的人,往往都在各个领域里游荡,好像什么都懂,却终究一事无成。
别再害怕孤独,别再因为孤独伤怀,当你觉得你孤独的时候,就去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吧,到最后你一定会感谢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