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还在公园路上的时候就去过很多次,搬到石鼓山以后,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吧。但总还是要去看,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姐姐从西安来宝鸡看我并小住,儿子就开车带我们去了青铜器博物院,姐姐以前来宝鸡也到青铜器博物院几次,其实也并不是专门去青铜器博物院,主要的目标还是想着在石鼓山上看看山下的风景,但这些天雾霾太大,连太阳都被遮蔽,站在山上也看不了多远。再说了,看着那昏天黑地的雾霾,心里头那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还是从青铜器上看看宝鸡古代灿烂的文明吧!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就是在宝鸡金台观里面有一些文物陈列,后改为宝鸡博物馆,再后来迁到公园南路,2010年迁到石鼓山现址,为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我去青铜器博物院参观过多次,但每次都能引起我关注的大概就有三个部分。
一个是第一展室一进门就看到的四件重器,号称青铜器国之四大重器,这就是大盂鼎,清道光初年出土于岐山县。毛公鼎,清道光末年出土于岐山县。虢季子白盘,清道光年间出土于宝鸡县。散氏盘,清乾隆年间出土于宝鸡县。
虽然这四件在宝鸡出土的文物都是仿制品,真身都不在宝鸡,两件在北京,两件在台湾。
这四件青铜器,代表了青铜器艺术的最高水平,里面的铭文则记载了当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第二件就是2003年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五位农民在取土时挖出了这个青铜器窖藏,内有27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上的文字共有4000多字,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第三个就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看了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得不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喝彩,用大气、精美、壮观、古朴、厚重、惊艳、华贵……,似乎都表达不了这些青铜重器的美,唯愿有时间多去几次,在观赏中感受这不能用语言表达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