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化,儿科就诊成为了各大医院的重灾区,一到大厅,人山人海,中间还夹着小朋友的啼哭声、哀嚎声、再加上浑浊的空气,让人浑身不舒服。然而,可怕的是,往往排队三四小时,就诊只有3分钟,当自己还想和医生多聊两句,多提两个问题的时候,后面排队的家长就很不耐烦了。我们都知道医疗资源不均衡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3分钟充分的与医生沟通,便于帮助医生的诊断呢?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在说这个话题前,
首先,我们来说说很多家长在就诊中很容易犯的“致命伤”有哪些?
1.家长对孩子发病的时间点描述不清
2.对孩子病程没有记录
在问诊过程中,如果家中没有对孩子的病程做详细记录,如宝宝最初的发病症状、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一问三不知,对医生诊断每月任何帮助
3.用药太马虎
当很多医生问到家长孩子诊前用过那些药?很多家长会说“红瓶的”“蓝瓶的”“上次开的”这样类似模糊的。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配合医生更好的诊断和治疗,便于让医生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且提高就诊效率?就此我想写了一点心得"攻略":
1准备资料
1.1就诊前仔细观察孩子生病的所有症状,并进行记录(包括生病的准确时间、病情发展情况、体温变化、家庭紧急用药情况、精神状态改变、萎靡、烦躁、呼吸频率等,就诊时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的有重点的向医生说明.
1.2就诊前对病情表述做好准备,避免因紧张而表达不清,影响医生诊断。很多家长终于轮到自己孩子时,总喜欢心急火燎的竹筒倒豆子似的不停说,而没有说到重点。
1.3带好所有的检查单(既往就诊的病历本、化验检查报告、片子等),可以节省重复检查的费用,也便于医生及时做出准确判断病情
1.4正在服用的要,家里常备药,以图片方式保存
1.5提前与孩子沟通,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避免出现孩子抗拒的情况。
2就诊沟通
良好的医疗沟通是正确有限诊断病情的重要前提。主要的沟通内容如下:
2.1主要症状及时间
2.2病情变化情况和变化过程
2.3相关伴随症状
2.4 过敏史既往史
比如主要症状:咳嗽
时间:
有痰/无痰,咳嗽规律等
伴随症状:气促、喘息、声嘶等
精神状态
检查治疗情况:疗效:
既往史:异物吸入等
家里还有什么药:
沟通原则:客观具体有条理有重点
3学会判断什么情况才需要急诊,避免没事频繁来回跑医院
希望以上的一点小整理对家长朋友们有一点点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