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我接手了八年级的两个班,这两个班在初一学期末的考试中均分都是倒数第一。为了提高两个班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在第一个学期布置了六篇作文,本来是打算随写随讲,但发现问题多多,每次作文后想要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集中讲解似乎困难重重。今年寒假,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我想既然他们不爱写长达几百字的作文,平时我又没有时间做到一对一辅导,为什么不能利用写日记的形式进行片段式写作训练呢?
说干就干,我在两个班分别建立了一个写作训练营的微信群,并在群内发布公告:日记形式不限,题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自愿参与写作的学生自觉十天坚持每日打卡接龙。
第一天一班有20人参与接龙,二班有13人接龙,最短的30字,最长的四百多字。我很快发现了问题,有的孩子写不长,有的写作如同流水账,还有的一段文字里杂糅了好几件事,不知道他究竟要表达什么。(以下举例不针对个人)
好,我心想,那就一个一个来击破,首先先解决写不长的问题。文章写不长大多是描写不具体造成的,我们来看这位小同学第一天写的和八天之后的文章,第一天的就两句,“今天帮忙做家务”,具体怎么帮忙的,我们不知道,不过她在这么短的文章里不仅有叙还有议,应该说超越了流水账;八天后的这篇过程很具体,而且小作者还从“我方”和“敌方”两面来写,文章较之前的丰富充实了许多。
再来看看两位同学写同样一件事情——做豆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篇带给我们的感受完全不同?前一篇的小作者走马观花,写道“外婆往锅里倒了两大块什么,外公就一直在那里搅。我过一会再来看,它就变成豆腐了。”原来他自己都不知道这豆腐究竟是怎样做成的,也没有细心观察。就好像囫囵吞枣,又像是蒙着眼睛去旅行,一路上稀里糊涂地跟着导游瞎转,去哪里,为什么去,哪些景点漂亮,哪些景点有怎样的传说,他一概不知, 别人要问:“那个地方你去过没?”他说去了,那你倒是说说呀,他又说不出,让他自己单独再去一次他就懵了。原来他就是带了一座肉身去了,真心还留在原地呢。
后一篇的小作者虽然没有看到做豆腐的全过程,但就是对豆浆的各种描写都不断挑逗着我们的味觉和嗅觉。除了写豆浆的色香味,小作者还具体地写到包裹豆渣的布制包袱是如何悬挂的以及系在屋顶木桩上的尼龙绳和豆浆是如何溢出的,为何要写得如此细致,一是容易让没有到现场的读者理解作者眼前所见,也就是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这样的写法更容易体现作者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因为她自己的心就留在了文章里,也愿意与读者一起分享。就如同战地的记者随时传来的信息,如果不能感同身受,请问观众该怎样满意呢?
文学是伟大的,也是美的,而文字的力量恰恰又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当我们的文章写不长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问问自己:我有没有想明白,说明白了,尤其是让读我文章的人都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