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HR成长,发展及落寞史
05
说不急是假的。毕竟来深圳时身上只有区区300多块钱而已。
这点钱租床位,吃饭,还有出去面试坐车的花费,坚持不了多久。
本以为凭借自己本科毕业会很快找到比在家教书工资高得多的工作的。可是深圳工厂的招聘除了学历外,更看重实际经验。
我放弃小县城教师的工作,卷入深漂的洪流,的确是轻狂和冲动了些。
深圳或许不缺打工的机会,于我而言决定深漂时的确有点高估了自己。最大的失误在于压根就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既不愿意去流水线打螺丝,又不太可能有企业愿意提供需要实战经验的管理岗位给我,更别说那些需要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岗位于我更是望尘莫及。
也许诸如采购、仓管、PMC、人事行政等基础事务性岗位会比较适合我,但这些岗位无一例外都需要同行业同职工作经验。
文秘或文职岗位,诸如文员或秘书相对于我来说算得上专业对口。可是这些岗位招聘要求都清一色的注明:女性优先,还不忘加上“形象气质佳”。
劳动法中的性别歧视对特区而言也只不过是摆设罢了。
坐在贵州的床位边上,看完了他带回来的《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上面的招聘信息,无奈的放下报纸,一言不发,眉头紧锁。
接下来的找工作之路注定不会顺利,或许我也会象贵州一样成为职介所的床位出租的常客。
5:30左右,堂弟同贵州一起走了进来。
“没上班吗?”我问。
“转白班了,要明天8:00。怕你不习惯,过来看看”,堂弟解释道。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堂弟继续对我说“不着急,工作慢慢找,吃住我包了”。说这些,堂弟一方面是安慰我,另方面是想消除我担心盘缠花光后的顾虑。大概率是他在进来之前已经从贵州那知道了我今天一份简历都没投出去的情况了吧。
“去喝点吧,我们仨”,堂弟冲着贵州和我说。
“好啊,我现在只能吃大户”,还没等我接茬,贵州调侃的接过堂弟话。
我明白这一顿,堂弟不会让贵州付账的。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请前同事吃顿大餐,还是为了让贵州在职介所这边能够照顾我。
贵州带着我和堂弟在职介所旁边找了一家大排档坐下来,他倒也不跟堂弟客气直接点了爆炒腰花、酸菜鱼、回锅肉和蒜蓉空心菜,顺便要了一盘花生米,四瓶雪花啤酒,拿起两个一次性杯,把其中一个递到堂弟手中,开始畅谈人生,把酒言欢。
我不好酒,所以只能吃米饭。边吃边听贵州和堂弟互相吹捧和伤害。
除了吃饭,我还是个忠实的听众。偶尔也会问问他们俩个,除了沙井职介所有现场招聘会外,哪里还有之类的话。
或许我的提问有些不合适宜,毕竟贵州与堂弟两个同事相聚,多少还是有些“心里话”要相互倾诉的。不然,贵州也不会说那句“明天起,我带你跑深圳人才大市场和宝安兴达人才市场”。
堂弟举起杯中酒,对贵州说“来,干了!兄弟。”
而后又对我说:哥,放心吧。有贵州兄弟陪你去,不用担心。工作的事情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