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七十年代最后一年出生的国企子弟,九二年之前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躺在母亲般温暖的国企怀抱里,接受各种的优惠福利,过年过节有党的挂念,享受着医院、幼儿园、厂车低成本的花费以及在当时看来不错的中小学教育,影院,灯光球场,厂电视台,时而就有的文艺晚会让生活变得没有焦虑,简单而充实,有一种被宠爱着的幸福。
这群被体制宠坏了的共和国长子们,傲慢而狭隘,一方面鄙视农民以及类似农民的体力劳动,当成年后听说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农民出身的同事、朋友说起小时候吃不上大米、白面时竟有天方夜谭的感觉,甚至会发出“胡不食肉糜”的感叹。与此同时,内心会油然升起一股满满的优越感。另一方面毫无忧患意识,井底之蛙似地满足于当下不富足但也谈不上穷困的生活,从不作一些技能储备以应对失去依靠的生活,也从来没有想着某天会变得无依无靠。而无依无靠的日子却不经意地来了。国企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到我们这却变成了一股寒流。在我们看来是被国家抛弃了。年逾中年,毫无谋生技能的父母日夜焦虑,辗转反侧之后,决定去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一样去工地搬砖、铲沙子。而正当高中的我们只能是尽力的去节约每一分钱,将生活费用压至最低。原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从国之娇子沦为社会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