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弟弟Y已是好多年初一都不去父母那里了 ,一条巷子里住着,只隔二十来米。巷子里的年轻人每年初一都到有老人的家里拜年,说些吉祥话 ,祝福语,吃几颗瓜子、一颗糖,甚至都不喝一口茶,就到另外一家去了。可Y两口子都不去看看父母。问其原因,Y说是老张的愚孝害怕。老张一头雾水 ,尽孝是各尽所能,怎么能说是自己害的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之中。
老张已六十多了,父母供他上了大学,他22岁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结婚前的工资除了生活用度外,几乎全部供两个弟弟上学、给父母生活补贴一点、帮妹妹生产投资一些,这些钱他从来不算账,所有的资助都不是借,是给。后来儿子结婚生子买房,她给弟弟妹妹的少了,因为他要过自己的日子,妻子也对此很有意见。但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老大,赡养父母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儿子在外地买房贷了一百万,当年生了孩子没人照看,没按时去上班,被单位除名,多亏后来他年年交社保,妻子现在一个月有不到两千元的退休收入。他月收入也就六千多。加上妻子有眼疾,视力极差,家里好多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在儿子刚工作又要租房子住,又贷款百万买房之初,他的一点积蓄交首付都不够,还从亲朋好友处借了一些。每个月除了给儿子还房贷几乎所剩无几,多亏有妻子不到两千的收入才不至于饿肚子。就这样,他依然每年父母生日、过年都要给父母一些。加之父母年纪大了,这个生病,那个住院,费用都是他全包了,父母的合疗费也是他交的。
他很怕过年,每年过年总是高高兴兴回老家来,装一肚子回家去,可父母在又不能不回去。每次回去吵个不停,后来妻子和儿子不回去了,过年他一个人回去老家,还是高高兴兴回老家,气鼓鼓的回自己的小家。
记得自己单位建单元楼,他有资格要,可要交的两万多钱凑不起来,妻子说你平时老给你家里钱,现在回去借点,有多少借多少,他知道父母和弟妹没钱,没办法只好回去碰碰运气,也许能借上一点吧。他无奈踏上回老家的路,一路上忐忑不安,总不会空手而归吧,不会的不会的,没有多的还没有少的,多少能借点吧。他回家把情况告诉了父母弟妹,可他连一分钱都没借到,空手到了县城,想找同学借点应急,倒个前后,等自己有了再还。可给最要好的同学一说,他们全和自己一样,有的单位已开始建单元房了,早就集资过了,有的同学朋友单位正在酝酿此事。他一脸沮丧地跑到堂姐家,说明了情况,堂姐二话不说,拿出5000元给他,说姐没有多的,只有这些了,你别嫌少。一向坚强的他心里非常感动,极力忍住眼泪,总算没掉下来。拿着这五千元回去,再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够了,终于交了集资建房款,没被城里的丈人一家笑话。丈人刚住进单元楼,没法帮他。多年后堂姐单位搬迁买商品房时,他知道后想方设法帮堂姐借到了5万元。他妻子说无论如何这个钱必须借给堂姐,以抱当初人家帮自己筹钱之恩。再后来,帮儿子买房,贷款百万,首付依然差的较多,堂姐又给他打了10万。一年多后他还给堂姐10万元时,堂姐不收,说是你着急就先用,等以后有了再还。他看着堂姐,想起自己的弟弟妹妹,一种无奈感又席卷了全身。没法比啊……
前几年,农村启庄基地确权,小弟和父母住在一起,糊涂的父亲连他这个长子的意见都没问,直接把庄基地确权在小弟名下,连他都没问。他很生气,老院子应该也有自己的一份啊。就算如父母亲说的,房自己拿不走,但可以以此为由,让小弟对父母好点
最近几年,他看到父母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考虑父母老百年后过事,他往家里跑得更勤了,同学朋友父母去世孩子结婚他能回来尽量回来。谁让自己是老大呢。
小弟和父母的关系这么僵,他劝过多次,可没用,他只好自己多跑,和乡邻们搞好关系。但毕竟他在外面工作生活,而家里的小弟就这样不管不顾,他又一次陷入到深深的无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