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阅读量很少,没有认真的读过几本书。并且还是看完合上书和没看没有两样。也许是认识度不够,也许是懒惰,不曾写过读后感。
这次《齐帆齐写作成长营》的主题是写一篇读后感。我在努力的回忆我读过的书。仅有记忆的几本从眼前飘过。突然卢梭的《忏悔录》定格在了脑海里。不是我对《忏悔录》读的有多认真,认识多深刻,而是因为《忏悔录》我是四次才看完的。曾看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都停下来不看了。不知是缘于他文字的真实;缘于他人生的不幸;缘于他顽强的精神;缘于他深邃的思想……最后一次才把它看完。它,却感动了我。
《忏悔录》用让·雅克·卢梭自己的话说“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
“我正在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仿的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揭露,这个人就是我……假使有不经意的添加也不过是填补因记忆欠佳造成的空缺,……绝没有明知是假的写成真的……”卢梭在《忏悔录》中卢梭以惊人的真实,坦率的态度描述自己,剖析自己。甚至对他在八岁时就对朗贝尔西埃小姐产生欲望,及他一生喜爱女色;偷师傅家的东西被打,还认为“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等等这些最下流,最可鄙的行为举止都毫不隐讳。《礼记·中庸》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我被他的真诚深深打动,我在问自己,我可以吗?
“母亲生下我之后死去,所以我的不幸是我所有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忏悔录》中卢梭这样写道。他是不幸的。年幼时因为是他夺去了母亲的生命,所以父爱中总是包含着哀怨,叹息。先天不足,体弱多病。生活艰难,漂泊无着。比这更不幸的是“我初涉文坛…被引到另一个精神世界…发现我们的贤哲们的学说中,充满谬误和荒唐…自以为生来就是拨开所有这些迷雾的……”以及他认识到“真正的公正和真实的正义总是……对弱者的被压迫和强者的不义的公开权力予以认可……”他开始文学创作一举成名后,因为他的言论有激进的社会性,总是揭露社会丑恶的一面。所以遭到百科全书派等恶势力的查禁,欺骗,打压迫害。他拖着病体过着逃亡,隐居甚至于世隔绝的日子……在对他的不幸惋惜的同时,是否在想在优越的社会制度下,我们能否做自己?
“凡能在某一方面拔尖的人,肯定会有人找上门来……凭我的才气,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思想下卢梭是勤奋的。他刻苦自学学到了从音乐到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拥有了丰富生活经验的人的高度敏锐的思维和观察能力。卢梭是豁达的《忏悔录》中说:“我很容易忘记自己的不幸…”“如果我生性好斗的话,攻击我的那些人是很少有笑的时候。”虽然他很艰难,很不幸!幸福中的我们是否努力了?
应该说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华伦夫人初次的认真的爱情。《忏悔录》中说“尽管她会变得又老又丑,可我的爱却不会减少…我之所以爱她并不是出于义务,利益,也不是因为中意,而是我生来就是爱她的…只要离开她,我的生活就再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尽管华伦夫人最后堕落了,他在艰难的岁月依然没有放弃她。据说1928年,根据卢梭的意思,为纪念卢梭与华伦夫人相见200周年,卢梭在《忏悔录》中所描绘的那个地方建起了金栏杆。现代人朝三暮四,唯利是图的爱情观,是否该审视?
对《忏悔录》这对社会思想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和反映卢梭全部哲学思想的著作。粗读一遍,或者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是不可能读懂和理解的。只是因为喜欢和被感动,谈粗浅的感悟。如果有可能,我会再读,深读并自我反思,净化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