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思维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系统化的,并且是有套路的,这种思维有一个专业的称法:结构化思维。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结构化思维的: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够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取得高效绩效。当你这样做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结构化思维。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做事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流程,并将其养成潜意识习惯。
美国知名培训师迈克.费廖洛所著的《极简思考》专门讨论了结构化思维,并给出了结构化思维的九大流程。
1.定义问题:把问题写下来并进行充分讨论。
2.提出核心建议
3.选择结构:建立一个初步的结构框架,并将其视觉化
4.创建故事:用故事把观点叙述出来。
5.讨论/打磨:与不同的人会面,得到他们的反馈并修改提案。
6.选择重要事件:重新审视框架,找出有力事件。
7.证明或者推翻假设:通过分析来证明或者推翻一个想法
8.整合信息
9.分享想法
这充分说明结构化思维不是天生的,不要觉得自己足够聪明而不需要培养,也不要觉得自己缺乏天分而放弃。
如何培养自己的结构化思维?言西小熊在写书评主要运用结构化思维第二点、第四点、第八点、第九点。
第二点主要是针对一本书总结提出亮点。一般会在前言、目录中寻找,搭好架子,按时间架、空间架、三角架进行归纳。
第四点就是用故事思维来论证观点。比如我们小时候听到的童话故事,一般都是“从前……”、“然后……”、“最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是这样追求公主的……”。
从“背景介绍”到“形势变化”,再用核心建议解决问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化思维,这也符合了读者从下向上阅读的层形结构。
第八点,收集信息。这里言西小熊主要用笔记本来作为收集信息的工具。笔记本里有日常的感悟,也有有趣好玩的段子,还有读过的金句,经常阅读它们,找到它们之间的交叉点,再去慢慢体味,就能在写作中灵活嵌入。
第九点,分享想法。这需要确定主题与问题,回顾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用三色便签标注,逐条抽选出相关的信息进行复述。复述时要简练,细节可选取一两个,让内容有逻辑性和节奏感,绝妙的内容需要技巧才能传播得更广。
以上就是言西小熊读完《极简思考》的一些感悟,当然读者还可以自己去挖掘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把它们整合加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它们灵活运转起来。一旦学会了结构化思维,你的建议就更能引起主管的重视,你在沟通中花费的时间成本更低,你也能在更短的时间说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