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努力工作和重视学习的人有很多。他们想通过努力的工作和学习来提升自我,达成梦想,走向成功。
但是实际上努力的人有很多,成功的人却很少。为什么看起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曾经网络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道出了多少奋斗在成功路上生生不息的普通人的艰辛和无奈。
今天的晨读告诉我们八个字:认知不对努力白费。
我们要想突破学习和工作的障碍,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比别人有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在追求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之前,首先要从思维上清理认知上的三座大山。
001.自己不行
002.队友不行
003.盲目求快
自己不行
缺乏自信心的人,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只知其短,不知其长。
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责任和能力限定在固定的职业和所属专业之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付所属职业和专业之外的事情。
他们习惯一成不变没有意外事件发生的稳定状态和环境。他们害怕变动,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应付变动带来的不确定、不可控的局面。
“职场变动”是这个社会的家常便饭。不想被淘汰,就要打破对自我的局限。把变动当成学习、改进、提升自己的机会。
《穷查理宝典》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但长时间待在固定的位置也更容易产生思维局限,培养多学科视角,多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可以很好的打开我们的思维,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量和储存范围,这样在变动来临时,我们不得不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工作,也不至于一无所知,不知如何下手。
我们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而害怕改变努力的方向,而是要坚持积极的学习,保持和社会同步向前。
队友不行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曾经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杰出人士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大部分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非常大的责任心。
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他们不抱怨,不消极,不懈怠,绝不推卸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使他们赢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那些一出现了问题,就把错误推诿给环境或者是“猪队友”;有了成绩就把功劳归于自己的这类人,他们居功自傲,不懂反省,目光短浅,不知改进,这样很容易失去提升自己的机会。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只是在原地踏步走,而人家已经在自己的跑道上健步如飞。这样的差距比拼的结果不是显而易见吗?
盲目求快
当今社会被“求快”思维支配着。吃快餐,乘快车,收快递,住快捷酒店。早成名,早成功,早成有钱人。
快,能够争取时间、提升效率、创造业绩;但是一味求快,特别是不切实际,不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不顾一切地求快,容易心生浮躁、心火上升、心力超载。
一味追求快速会付出代价。近些年很多过劳死、抑郁症、焦虑病等屡见不鲜,都与这种过于求快的价值追求有关。
想要更好的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走向成功,是需要有耐心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话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成长要有耐心,成功需要长时间的付出和积累。
总结一下。想拥有持续的竞争力,必须积极学习,时刻和社会保持同步;出了问题,不要推诿责任,要懂得反省,改进自己;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