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注定有自己的使命。很遗憾,我一直在找寻,却从未找到过让自己信服的使命。
虽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不过在找寻的过程中,我却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顺便还解决了许多曾经类似的困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
如何面对死亡,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该怎样活着。
人为什么有烦恼、根源是什么,如何解脱,心灵怎样才能获得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和选择。
......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些所谓的困惑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曾经对我来说,这些困惑真真切切成为心中的草,拔掉还会长出来。
人真的是不同的!
直到我发现周围还有很多和自己类似的人时候,才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虽然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
其实像我这样的人,人群中并不多,按二八法则来说,可能也就20%。不过这样的人,你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大多时候和其他人一样,没什么特别,这样的人通常不愿意表现出不同,所有的疑问、困惑,往往只会留给自己。
有些人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或者他人的帮助,最终走出那些困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有些人继续思考,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断地找寻,努力着成为一个人生的迷徒。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这句话可能是当头棒喝,但对于经常思考人生的人来说,这句话却是一个负担。
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思考这些东西?
仔细想想,其实有两点。一是我的性格,二是我的经历。
敏感好奇,外加较真,我不知道这样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历对性格有影响。
对事物观察敏感,充满好奇心,遇到问题总爱刨根问题,这样的结果,所有的问题最终变成了哲学问题。
也许我天生就是一个哲学家。
当自己重新审视心路历程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必经之路!
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性格的底色往往有家庭的烙印,性格的形成往往有父母的痕迹。
对于童年,我想到开心的事情屈指可数,在我印象里,我做的最多的就两件事情,一是做农活,二是做作业。我喜欢做作业,因为我觉得比做农活轻松多了。
对于我和妹妹,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很可能刚玩一会,就会被父母叫去割猪草,或者到地里去拔草。村里人都说,我和妹妹又听话又勤劳,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和妹妹害怕的是父亲的眼神,因为那个眼神能杀人。
物质的匮乏,父母性格的不合,这是我对童年的另一种印象。
为什么他们要拌嘴?
为什么父亲要发脾气?
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不用干农活?
为什么其他孩子能天天出去玩,我们不能?
为什么其他孩子的冰车下面是钢筋的,而我的只能用铁丝?
说这么多我没有任何埋怨父母的意味,因为我现在都能理解。要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么他们以为那就是爱。
如果父母用现在的认知去处理那时候的事情,我相信会是另一番情景,可惜时间不能倒流!
其实,父母为了我和妹妹付出的很多很多,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看过很多心理学著作,荣格的,马斯洛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从幼儿和童年时期的角度解释了我们会产生现有的性格缺陷的原因。其实多数的性格缺陷都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有关。
说这些不是为了问题找谁负责,我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寻求原因。
我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什么自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慢慢的,我认识了到人生存在的困惑,当我意识到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问题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心灵开始觉醒了。
那年父亲用三合板给我和妹妹做了放书本的箱子,妹妹在她的箱子上写下了“勤学苦练”,我在我的箱子上写下了“笑看人生”!
对于人生来说,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同时我也能感觉到,曾经的经历也是自己无形的枷锁!
了解了创伤成因,知道了性格缺陷,解释了行为背后的成因,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能毫无保留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我不再逃避,我能接受自己所有的缺点,我不再用面具去伪装自己,我可以坦然的和自己相处,和真正的自己和解,我对自己说,简单、真实、做自己!我喜欢这种充满爱的感觉,温暖又舒适。
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在自我成长的路上,路会越走越宽。
内心富足,不假外求,让自己成为光明,成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