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秀爸。
今天分享教子实录2014年5月13日的内容,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奉上正文。
【教子笔记】
2014年5月13日
爸今天到四中参加培训,又有自习,所以早上走,晚上才回来。只知你中午在六楼吃饭,不知中午有无作业,阅听写登分忙不?只知晚上因为同老师谈最近听写登分的事情,七点多才到家吃饭,不知作业完成的具体情况。
到家时,你作业已完成,也玩了一会儿手绘板;是下午刚到的货。爸提醒只在周末玩会儿,不能因之影响学习。
听写英语重点句,因为上午听写错两处得80分。而今天要背诵的内容只能放到明早。你让我明早5点半就喊你起床。爸不怀疑你能起来,只担心起早了,中午又不休息,一天会很累。
【自我点评】
上一篇推文分享了我对孩子看电视的态度和做法。今天展示的笔记有孩子玩“手绘板”的记录,想借机再分享下我家孩子用手机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很庆幸,秀儿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基本没受手机的影响,更谈不上手机上瘾。其中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客观原因,一是智能手机2008年才出现,二是我家使用智能手机比较晚,我和秀妈不追逐“时代潮流”。两相叠加,孩子的成长环境里,很长时间不存在手机的诱惑。不像现在的孩子,很早就有机会接触智能手机。
主观原因也可概括两点:
一是我对智能手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保持警惕,使用时比较注意。
孩子用的第一部手机其实是妈妈淘汰下来的,印象里孩子已经上高中。为此,我跟媳妇着了一次急,甚至一直耿耿于怀。好在没产生太大影响。
孩子上高中住校,每周休息半天,回家洗澡吃饭能呆几个小时。除正常交流外,因为有了手机,每次回来也会玩一会儿。
手机当然是不能带到学校里的,我们不允许,孩子也没有需求。因为跟孩子交流多,为方便,我们曾给孩子买过一块儿童电话手表,能打能接的也仅是我和孩子妈妈两个号。也是孩子需要时打给我们。
这个做法和对孩子看电视的做法的理念是一致的——环境很重要,与其让孩子抵制诱惑,不如创造条件远离诱惑。
诚然,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手机和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
但对上学的孩子而言,手机的联络功能是唯一需要的。而这又可以由手表电话、老人机等来代替。
因此,为安全,为方便联系,给孩子配备智能手机,都只是借口,自我安慰罢了。
有人会说,那还需要网络支付功能。很简单,使用现金就可以。虽然不太方便,但和孩子玩手机带来的危害相比,可以接受。
再退一步,也不是永远不让孩子接触智能手机。只是因着需要在时间上推迟而已。身边的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孩子高考结束后就拿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手机。
孩子不迷恋智能手机的第二个主观原因,是她自己有比玩手机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大家看到的“教子笔记”是她初中时努力学习的情形,孩子有愿望,有责任心把学习搞上去。
学习是最单纯,最相信努力的事情。
初中时,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帮助和呵护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打下扎实基础,升入重点高中,看到了努力的效果,形成正向循环。在高中更好的环境里,自然更加努力。自觉抵制手机的能力也就会更强。
同理,孩子上大学后,虽然手机完全自理,但因为明白有比玩手机更重要的事,她在使用时也会自我克制。
所以,我在上一篇推文的留言里补充,
孩子要是开始迷恋手机,解决的办法就是,家长和孩子挖掘孩子自身的长处,让他用自有的优势对抗化解对手机的依赖。
因为每个人都会珍视自己的长处,那是他行走世间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