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空中大咖开心巴2
“空中快乐大巴-第7期-快速发展与系统性管理的平衡”
1.初创企业从0到1的快速发展是如何实现?
2.从1到N复制将面临哪些挑战?
3.要实现1到N的复制,如何平衡快速发展与系统性管理?
主持人:一到N是关于管理关于系统建设,我们怎么平衡?就是一辆小车跑在高速公路上了,怎么去平衡它的速度和整体的系统?
马总:其实我觉得这个跟做人很像,每日三省吾身,一日三省经常要反省和复盘,像我们团队就是会经常的去反省和复盘。比如说我们会我觉得考核一个人和一个组织,他一定要有一个持续的学习力,像我们的团队经常会共读一本书,比如共同读OKR这本书,我们就会反思复盘,我们的组织里面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给自己做一些诊断,然后达成共识,我看到的视角作为一个部门经理,我看到了什么? 另外一个部门经理他又看到了什么?大家把所有组织里面的问题拿出来,放到桌面上面来谈,我们一起去复盘,逐渐的把所有的问题去理清它的一个根源,我们一起去想解决方案。这样在诊断和找到问题,包括理清方案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团队慢慢也达成了一个共识。如果我们自己的能力有限,我们在复盘的过程当中也会请教练加入,有的时候我们可能知道有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们可以借助外部的顾问,跟我们一起来参与,以保证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向,不会严重跑偏。
我们的团队是这么走过来的,当然现在还不是一个成功者,应该说在路上,也想听姜波总或者何老师给我们讲讲应该怎么样去平衡,其实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主持人:好的,姜波总来回应一下。
嘉宾:实际上平衡绝对不是静态的平衡,它一定是动态的。在过程当中不断去调整的平衡,因为外部环境一直在变的。我们这个时候,包括从0~1啊,在从一到n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也会这个事就会面临挑战了,你要做制度做流程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随意了,就没有原来效率那么高了。一切东西都得按照制度、按照流程来走,是不是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这个时候大家要去适应这样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这个时候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平衡是动态平衡的,企业有这样一个阵痛期就是规范化。我们企业的分几个阶段,我们人为去分的时候,你要很清晰知道你的里程碑。这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不同阶段的时候,有不同阶段的管理架构相匹配的,有不同支撑系统能力。
我们怕的是什么?过于成功的企业,往往就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其外部环境在变,你企业在快速成长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就跟何老师讲的,你现在速度跑得快了,轮胎包括引擎,是不是能够匹配到你这样的一个速度?有时不光只是踩油门,还有踩离合系统,还有踩刹车这样一个制衡,使我们跑得既快又稳,谈到了一个企业的适应能力,一方面是组织内部的业务跟你能力的平衡。 还有当下的和你整个长远战略及短期、中期、资源匹配的平衡。是一个动态体调整优化的过程。 何老师,您怎么看?
主持人:我觉得一到n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不要给一些条条框框框死了。这一方面我觉得最值得借鉴的人就是毛泽东。毛主席是很强调实践出真知的一个人。其实你看快批的商业模式是比较独特的,你说去借鉴一个其他的,老师来教你们。借鉴了一些好的思维框架以后,找到自己独特的方法,那就很像咱们当年红军,是吧?
从井冈山开始闹革命,然后后来第5次反围剿的时候失败了,然后失败了以后,大家痛定思痛,就发现不能够照搬苏联那套东西,因为苏联他们的阵地广阔,他们的士兵擅长打阵地战,中国这边不行,咱们都是山,都是这些比较独特的地形。如果去打阵地战,咱们就全部阵亡了。那个时候毛泽东他就坚持说一定要走自己的中国革命实践的道路。我觉得这一条是适合咱们中国所有的创业企业,你去从一到n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标准路线,没有标准路线。
如果你要按标准路线来打的话,肯定就是死。但你可以用这种未知心态,就是我们教练常常说的乌卡时代,你用这种未知心态摸着石头过河,快速试错、快速总结,这样子的一种灵活性,就可能帮助一个企业提升它的发展的能力。 换句话说它存活下来和发展下来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实践没有其他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推崇教练,因为教练没有标准答案。每次人我们最近也辅导了好多企业,有些企业的高管就是憋不住,何老师你给我个答案,我说没有,对,打死也没有,因为我们不知道。
我们不像你们更了解你们自己的业务,我们不可能代替你们去做自己的决策,所以每一个高管最后都明白了,其实资源就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方法就在自己的实践当中,你去总结,教练的好处就是有个思维的框架。对我们有思维的方法论,带着这个框架结构去思考,少走很多弯路,最后要怎么走?还是企业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够代替企业去做出任何的指导性的东西, 这个是我的一点点看法。
嘉宾:我非常认同何老师,实际上我们无论教练也好,顾问也好,它永远是在一个副驾驶的位置上,你不可能去替代他去开车。同时我们现在真的是要谨防盲目去模仿,去学一些东西。导致就变成一种叫跟风或者追求时尚了。实际上一定是要结合你企业,要因地制宜。 要有很好清醒的意识,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主持人:对,刚才姜波总讲的这一条,也跟我们这些企业家的自信不够有关。不相信自己的方法,或者说不相信自己对市场的直觉,这个是比较麻烦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家,如果他做成了,他是非常的相信他的直觉,然后直觉背后是有一定的支撑的,这种情况下他就会成功。但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直觉的话,然后去盲目的去学习别人的东西。当然这种学习我们不是说学习不好,而是你学习太过于跟风似的,或者是盲目去复制的。 其实这种学习反而会带来企业里面很大的一个动荡。我们会看到有些小企业家,今天学一个什么阿里巴巴,明天学一个什么战略,他搞着搞着都不知道他自己是啥了,最后他的企业就会因为就像搞运动一样的,每隔几个月就搞一个新东西,每隔几个月搞个新东西,团队都觉得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其实是很糟糕的。对,他们必须要有自信,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方法,同时又很开放、很谦虚的去借鉴别人的方法,不能够说一味的只是去模仿,这也不行。
马总:我觉得我们的公司比较幸运,我们一直都是用教练的模式来跟外部顾问合作的,就像何老师讲的,我们的顾问或者教练从来都不会给答案,然后在这一块我们也一起学习了一本书,叫高绩效教练。其实每个人都是充满智慧的课题,我们其实最终还是要自己给答案的,不要去依赖别人,这一点上面我觉得可能我们最开始接触的就是教练,然后一路合作下来也都是教练,是不是也比较幸运?我不知道。
主持人:其实你们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很早就开始有教练来带着来做创业。我们讨论一下说如果从一到n最有可能遇到的系统性的风险到底是什么?
马总:系统性的风险。 其实刚刚姜波总讲路径依赖,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陷阱,因为你曾经成功过吗?很容易被过去成功的经验蒙蔽了双眼,有的时候业务的模式已经不同了,环境也改变了,就过去能成功的一套方法放到一个新的项目和新的环境里,它已经不一定能成功,所以就是说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就是企业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里面,能够时刻清醒,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针对我们自己的项目,给到他最合适的一个解决方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往往是当局者迷,就很难跳出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已经成功过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嘉宾:我再做个补充,就是我们再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把企业放到更长远的一个战略来考虑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未来发展的一般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里程碑式的挑战,就是适时的业务转型。你进入到第二曲线也好,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能够转型升级也好,这是第1个挑战。第2个就是你的组织变革,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了,企业组织架构不能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第三方面要与时俱进的话,就发展到不同阶段了,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候,这个时候叫文化再造。这一块反而可能是要比业务转型的难度更大的。就是企业文化变革或者文化的重塑再造。
主持人:从一到n我们可以去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马总,你觉得到现在为止,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归纳一下,快批的文化是什么?
马总: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 之前我们公司的价值观,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第1条价值观是成就,成就客户,成就团队。第2条是大胆创新,拥抱变化,持之以恒。第3条拥有成就伟大事业的决心。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把企业文化缩减为只有一条,概括为成就客户。我们把我们的价值观,因为人多了,你传递这么多,信息其实是有衰减的。我们觉得说这里面最核心的一条,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就要以客户为中心,成就客户。 整个2019年底到2020年,整个公司刚刚姜总讲的叫文化再造,我们整个公司所有的部门,所有的一切的行为标准都以客户为中心,能够成就客户。 我特别有感触的一点就是你要求所有的东西是很难的,先聚焦在一点,把最重要的一点单点击破,这个真的非常棒。
主持人:潜台词的话成就客户,成就自己不负责任的,对不对?而且以客户为先,这条也是IBM的核心价值。 IBM当年的第1条就是客户为先,什么都以客户先考虑客户的利益。你看一下,英特尔的愿景是成就伟大企业。所以你们的价值观可能很多伟大的企业是一样的,跟IBM都是一样的,
马总:我很大的挑战就是什么?从口号变成行为变成实际的行动,然后能够影响员工的行为,变成我们这一群人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做事标准。 这个是我们今年的一个挑战,比如我们在讨论任何问题之前,都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说我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都会不断的去问自己说这个功能是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这样做客户会怎么想?这样做客户能不能接受?以前我们更多的想是我想要什么? 快批想要什么?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我们想要更多的业绩,等等,但是从19年底我们开始推文化运动,把以客户为中心贯彻到我们的行为和所有的做事的方式方法里面之后,其实已经有一些变化了,当然还可以做得更好,就不断的去把这个价值观放在所有事情的第1位。所以其实以客户为先,它是很多企业的思考,然后你想如果是客户的利益被照顾到,他才能维护你是吧?我们的最终的利润来自谁?他都是来自客户,如果客户被照顾好了的话,你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嘉宾:最有挑战的是什么?知行合一。实际上很多企业只是一个口号。刚刚谈到了马总谈到我们真的能落实到行为准则上,落实到思维方式上,这个才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马总:我现在也觉得知行合一的挑战真的是非常大,就从知道到认同,但从认同到变成行为上的改变。这个真的是很难哪。
主持人: 我们就要不断的推动组织里的每一个人产生行为上的改变,真正的文化才能落地,否则他就是一个写在墙上的口号而已。因为文化它的定义其实是一群人共同的行为特征叫文化,所以文化一定是通过行为来落地的。 当我们说以客户为先的话,那要体现在我们的的工作当中,怎么办呢?以前我们在IBM的时候,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年的 KPI写到以客户为先这条下面。因为我们当年总裁就有三条,第1条叫客户为先,第2个叫创新为要,第3个叫做共赢。所以每个人都要写这三块自己的这个kpi,你要怎么做?才能够做到这三条。
所以你看到客户为先这一条,它落实到每一个人,他就要这样写,比方说销售团队,他给自己的指标可能就是今年我的客户满意度,要从85分提升到89分,就诸如此类的。然后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说,我们今年的服务团队的投诉的客户的数量,以前的周期是4天解决,我们今年要三天就能解决,就是落实到行动。所以我觉得像IBM这么了不起的企业,它确实是有它的一套章法,这些东西说出来不只是贴在墙上虚的,它全部都能够有指针,有目的的,一步步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执行力,否则的话你就是纸上谈兵。
嘉宾:今天也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跟马总近距离来了解这样一个成功的创业案例,的确是受益匪浅的。从一开始的我们的战略方向、选择方向,包括团队的建设、人才队伍,包括组织能力、企业文化都是我们创业的非常关键的成功要素。同时也谈到了在面对我们一些挑战的时候,要敢于担当,去有很好的信任,这个都是我对我们是来讲是受益匪浅的。谢谢。
马总。今天真的是收获很多礼物。谢谢何老师,姜波总这么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