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大课程已经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又要开始做一个全新的总结,其实他给我的影响很深,他所说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其实是相同的。就是要把道放在人心当中,而其实与比阳明先生早很久的古希腊就已经有类似于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行为学说了。这就是著名的洞穴隐喻
洞穴隐喻是由一幅图改来,在洞穴的深处,有一堵墙,有三个人坐在墙的左边,脚上戴着镣铐,墙的右边也坐着三个人,但是他们在操弄手里的三样物品,并借助一旁蜡烛的火光照耀到了墙的左边。这里的寓意就是,墙的左边带着镣铐的三人以为映射在墙的左边的影子就是这个世界上真实的东西,而从他们脚上的镣铐便可以看出他们这种想法是无知的、禁锢了自己内心对世界的真正感官;而墙的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好不了多少,他们拿着物体操弄了墙左边的人对事物的感官。甚至由此可见,墙左边的人比右边的还要好些,他们只是暂时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而这堵墙旁边有一道光源,有人正在向这束光从洞穴底部向上爬,这就正好印证了阳明先生所言“知行合一”的本质,就是在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时,我们便想要去探索,正如同向光源攀爬的这个人,这里他的“知”就是知道这束光可能是洞穴外的世界,所以很好奇,而他在向光源攀爬,就是他对这束光源所产生的好奇的“行”,就是他为这个好奇心付出的行动。
而在洞穴之外,是一片很广阔的地面,那里已经站着一个爬出洞穴的人,这个人与那个攀爬的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德性层面。他们做到了先生所言的“知行合一”的观念。而他们可以继续探索,这就是继续“知行合一”;也可以回到洞穴感化墙体两边的那些人,这就是孔子的“教”。这幅图寓意的深意大概就是这样。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张图之所以会被放在大课程的最后一节课,其实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不去束缚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官,而是去对任何未知领域抱有一颗好奇心与探索的心,就是知与行合一,或许老师会把这张图放到大课程,最后不仅是想让我们知道这个图的意思,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像这张图的意思所言一样,去付出实际行动!既然如此,我也一定会将知与行连为一体,去做出一个比之前的自己更要好的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