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自己的一句话:
不要管别人任何事,不要评价别人任何思想和行为,也不要在意外界的任何影响,一切只一心一意地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自己的成长。只需要做好自己就一切OK!
从福州回到万州已有了一段世间。这次从福州回来,虽然心里也有一些沮丧和失落,但比起之前来说,好了很多。因为我看开了很多事,想通了很多道理。似乎我又成长了一些。
最近我先后抖音微信直播了两三次,觉得最终还是不适合直播。或许成为网红主播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在我身上实现的,老天爷并不想让我太出镜了,让我默默的平庸着,默默地成长着,这是老天爷在保护我。就好像我从小到大每次拍照都是不上镜一样,如同网上说修行人拍照不上镜,是被保护一样。
说起修行,我不知道退休后一年多的我是不是正在进行所谓的修行。我只知道,这一年多来,我进步不少,无论是自律,还是学习方面,我都自认为做得不错,尽管很多地方我仍需要继续努力并保持下去,但我还是想给自己小小点赞。自我认识,自我勉励能促就一个人更好的成长。
这一年多,我变得自律了。比如我正在进行的自律控制身体体重,目前一直在实施过午不食的过程,从今年2月15日开始到今天,已经两个多月,我的体重发生了变化,目前已经成功减重了七八斤,我的饮食习惯由之前重油重盐,高热量高蛋白的,改为每天蔬菜水果粗粮丰富,饮食清淡,少碳水少油盐少糖。每天早起身体轻盈舒坦,皮肤清透光泽,心情好。除了身材体重的自律外,我在学习方面也很自律。我每天沉浸式地阅读书籍。今年上半年的读书计划是沉浸式阅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是一本世界巨著,全书一共1355页,我已读到744页,每页都是沉浸式阅读,以朗读形式一字一句的阅读,没有选读、跳读的阅读。那天在图书馆还书时与一位陌生的男读者交流读书心得,他说如今每天看纸质书籍的人很少,更何况是以朗读形式阅读纸质书籍的少之甚少。我说喜欢沉浸式朗读,让我身心俱静,心情平和欢悦,同时又能培养我的语感,让我能更好的与书中人物情节融合,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书写的情感流露,感受作者文笔的精妙之处。
最近几天我对“做好自己”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感悟。以前口口声声说“做好自己”,但其实在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做到“做好自己”,还是会时不时地,不由自主的地把自个的想法意见之类强加到别人身上,并且还觉得别人就应该这样。还有就是很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都得到外界的认可和肯定,如今想来就好像是为了外界认可肯定而活,活了大半辈子原来是为了别人活。这几天我想了很多,好像懂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无论善良与否,无论对错与否,甭管别人怎样想怎样做,那是别人的事,别人的课题。每个人的命运造化,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和目标不同,无需去苛求和指正。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做到善良,做到问心无愧就行。比如我觉得对父亲多尽孝,多孝顺,多陪伴,这是我的善良,我认真去做到。甭管姐姐怎样想怎样做,我也无需每次去看望父亲都要告知姐姐,不然她还认为是我在炫耀在指责她。
人这辈子,苦难和不如意总是比幸福和如意要多得多。人生不易,我又何必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琢磨别人呢,不如心平气和地关注自己的每一天。只要每天早上醒来看到朝阳升起,我就要好好活着,为自己活,认真做好自己,我想这样或许不会枉费我来到人世一趟。至于家人,我善待他们,珍惜他们。至于过去,再多的遗憾和悔恨都无济于事,让一切随风而去。至于将来,想都懒得想。因为再多精美绝伦的计划,最终都会赶不上突如其来的变化。与其谋划将来,不如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相信路到桥头自然直。
不知这些是不是说明我在修行?想通看透看开很多事后,人的心境好像也豁然开朗了许多。人一生,生死不就那么一回事,自然得再自然不过的事。连生死都不怕的人,这世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生了大半辈子,死也无所谓,不生不死也没啥,听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