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时候,我曾想像着如何在无声无光中感受世界。
脑海里的印记却让我无法抹去曾经的认知。
我盘腿坐在海边的礁石上,闭上双眼,捂着耳朵。但温暖的阳光总能透过海面的折射,让我感到光无处不在;以为真的能充耳不闻,做到心无杂念,但一切仍在继续: 听着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响;闻着海水拖着海澡冲刷沙滩的咸涩味;感受海风拂过身体而留下的粘糊。
庆幸自己比海伦.凯勒幸运,因为我和你一样,能看到这色彩斑斓的世界,听得见各种美妙的声响。
我和爱人都喜欢用快门捕捉难忘的瞬间,记录生活的点滴。借重新布置客厅内墙之机,我划定了一小块生活记录专用地盘,美其名曰: 拾光说。
翻出以往的照片,数量真不少。爱人按年份分类清楚,我们借助时间的链条串起美好的回忆。由于地方有限,只能选一些具代表性的作品。因为不是专业“猎手”,所以甄选照片时也没过多地考究曝光是否合宜、角度是否一流,构图是否实现黄金分割。照片凭色彩和背景勾勒出曾经的光景,岁月静好,我们犹如在漫步朔源,聆听着“拾光说”向我们娓娓道来:
1、十年前的冬天,孩子的诞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神奇,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他和我之间似乎早已心有灵犀。儿子调皮得很,“落地签证” 的照片就向我单眼。他是个大胃王,实属个会哭的孩子,每小时都嚷着护士姐姐冲奶粉填肚子。
2、 儿子才满两周岁,全身肉肉的感觉,腿脚好结实,早上跟着外公去参加老人们的早锻。他用力地握着小拳头,扎好马步,小屁屁撅起来,跟着广播的节奏,一边喊叫,一边出拳,差点没因用力过猛而向前扑倒。学得有板有眼的,认真劲让人哭笑不得。阳光照射在小子的脸庞,汗水晶莹剔透,圆圆的小脸犹如一个鲜美的红苹果。
3、孩子小时候尤其害怕走斜坡路,每次遭遇上都要拽着我们的手,战战兢兢地挪步。镜头里的他不到四岁,张大嘴巴,弯着将近90度的腰,伸直了小手,搭在爸爸的手心上,爱人尝试着离他远点,他却咧开了嘴,大喊着“妈妈,救命!"
4、 外公与外婆一直相敬如宾,保持着劳动人民的内敛和羞涩,不讲究排场。他们结婚的年代,只有零星的几张黑白照片。两老也是爱美之人,只是不好意思表现张扬罢了。刚好遇上他俩结婚的38周年纪念日,我们为父母购买了较时尚的衣服,执意帮妈妈化了个淡妆,涂了口红,到美发店拾掇了发型,更显年轻了。一家人到达景色宜人的公园,预约了专业的摄影师,从室内到户外,每个场景都有不同的韵味。 其中这一张,刚好来到一棵连理枝的大榕树下,8岁的小鬼争当了构图设计师,他要求外公、外婆相互对望,牵着手,身体各自往后仰,从镜头这边看去,真有点两小无猜的意境。弄得外公外婆羞羞的,却留下了甜美的记忆。
5、去年暑假,我们仨去了一趟青岛。走栈道、捡贝壳、冲海浪、爬崂山、喝啤酒,吃生蚝。我是个纯粹的吃货,至今提起,仍有点兴奋。孩子爸爸书卷气较重,却少了点冒险精神。我和儿子追随着一帮年轻人,踮着脚,绕着曲线,走到最外面与海水相接的礁石上,这里的水清澈且冰凉,礁石壁和岩缝间更能觅得小鲍鱼和蚝蚌的足迹。我俩像淘金似的兴奋,同行的小哥帮我们按下了快门,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6、孩子刚过了10周岁的生日,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了市里的击剑项目比赛,获得了团体金牌。击剑被誉为“格斗芭蕾”,从衣着、礼仪,到比赛本身都颇具看头: 孩子们带上勇士的头盔,穿上里外三件套的服装,提起剑向裁判和对手示意尊重,而后正式开战,无论战果如何,都要与对方握手,及向裁判点头致谢。小绅士们站在领奖台上,稚气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感。
......
一张张的照片组成了“拾光说”,她让美好的过往历历在目。
我爱收集这些生活的色彩。纯白大致是我们出生自带的颜色吧;黑色则含有神秘和探索的意味,教会我们沉淀,而我们也从未间断地蘸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赤橙红绿青蓝紫,各种颜色都承载着生活的种种,分享着彼此的感动。当然,偶尔也有“dark”的时候,但阳光总会穿破云层,拨去昏暗和阴霾,提醒我们成长,收获五味杂陈的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