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候,老师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问老师,什么是理想?老师说,就是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我想干的事儿太多了:我想吃一大碗肉,肥肥的,夹起来一颤一颤的那种。我想买一条红裙子,跟小丽的那条一样,原地一转圈儿,就飘成了一把红伞。
老师说,不对不对不对,我是说职业,你希望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那就更多了:我想当警察,像黑猫警长一样,专门抓坏人,我想当作家,像张海迪姐姐一样,身残志坚,我想当科学家,像陈景润叔叔一样,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老师用手摸摸我的头,就笑了。
实际点儿。
那我就像你一样,长大了也当一名老师!
我的那篇作文,《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被当作范文,在班里读了,又贴在教室后面,被同学们羡慕了好长时间。
上师范的时侯,跟在几个同学后头,组织了一个朝晖文学社团,社长说:“我们要成为本校最具标牌性的社团,大家要共同努力,共同努力啊!”我问社长,咱们文学社的标牌是什么?社长想了想是:多读书,多写字,多发文。
于是,我拥有了一个最没有时间观念,最自娱自乐,最简单充实的业余爱好,那就是读书,写字。
这样坚持了几年,文章没发表几篇,心先倦了。觉得自己是在一厢情愿地,一意孤行地进行一场没有结果的暗恋,却不了解文字的高冷。便有些灰心,觉得自已辜负了许多青春时光。
那些看似散淡的文字,其实很执拗,你不具备一定的阅读量,没有灵透的小情怀,很难调遣它们,更难以排列组合出具有生命力的文章来。
于是,懂得一条,想要在文字的海洋里试水,那就要先练好基本功。
自己还不具备那样的实力。追求梦想的脚步慢了下来,又实在舍不得放下。那是一种源自心底的喜欢:看见一本好书,就想据为己有,看见一段喜欢的文字,就想抄在本上。书,读着读着,就忘了时间,读着读着,就喜笑颜开,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
只是,多数的时候,只读,不写。
但心底的渴望仍在,码字的冲动仍在,想码出好文章虚荣心仍在。只是它暂时被搁置起来了。
期间,偶尔也有一株两株小苗斜逸着出了土的,长在豆腐块大小的小报小刊上,身形孱弱,营养不良,虽然冒出头来了,却禁不起围观。
直到一一一
很偶然的,遇上了这样一个群体!
30天专业“治懒”训练营!
几番犹豫,决定参加。不就是30天吗,不就是码字游戏吗。又没有人要求你的文,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水平,只要每天写够500字就可以,只要觉得能拿得出手就可以,没准写着写着,小苗就长成大树了呢。
那是2016年4月13日。阳光很好。我朦朦懂懂地加入了一场游戏。
游戏越玩越熟络,越玩越迷恋。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当时的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啊,我终于清晰地明白了我童年的梦想,更加明确地坚持了到我少年的追求,找到一个我愿意为她哭,为她笑的舞台。这舞台真的不必有多大,背景不必有多耀眼,设施不必有多奢华。只要它有一个可以自由施展的空间,有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环境,有一群热爱文字的同伴。就够了。
在追求文字的旅程中,我终于找对了自已一直向往和期待的方向,并且,我不是孤身上路,在这条路上,还有许多和我一样寻梦的同路人。
从4月13日至今,我已经连续码字90多篇,即使五一、端午节,训练班里放假,我也没有停止书写。中间有一天,因为感冒头疼头疼,没有交作业,后来也主动补写了一篇。
当然,也有想要偷懒的时候,也有觉得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无事可写的时候。我就记一天的流水账。从早晨一直记到晚上。一天里总有那么一丁点的感悟,我就把它放大,再放大,无限地放大,啰里啰嗦,写个500来字,也就不成问题了。
这种小投机,只要不是经常发生,也是允许存在,可以原谅的。但是有个原则,允许自已偶尔的姑且,决不允许永远的放弃。
也有忙得脚不沾地,找不着北的时候。我通常会利用早晨的时间,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或者就在上班的路上,用讯飞输入法,在手机上勾勒出一篇小文的大致轮廓。这样,在一天当中,只要能够再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把文章润色润色、补充补充,顺当顺当就可以了。
训练营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也小有收获。这段时间写的文字,上过报刊,上过杂志,上过写手圈公众号,上过简书首页。这段时间,我还学着其他的学员的样子,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尽管到现在为止,我公众号还没有拿到原创保护,没有拿到打赏功能,关注量也才四十多个,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
这才是我想要过的生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品味着自己不一样生活,在嘈杂的烟火俗世里,经营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
世界那么大,我看不了几眼,自己那么小,何必总要苟且。那就放开手脚,做真实的自己的吧!付出的辛苦,总会有一些回报的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一一在嘈杂的俗世里,深情地码字,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