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来到深圳已经半年有余。远距1000多公里的甲方领导打电话来,先互致问候,并问了一下我现在的近况。我告知对方现在深圳,疫情期间不方便两地往返,所以回去得少了;目前一切尚好。然后,接下来这位领导告知我,以前我工地上安装的一台设备电机损坏了,需要维修或换新,听他的口气,感觉时间也颇为紧迫。见我一时间回不去,于是就宽慰我,由他来搞定,还鼓励我在新的环境安心工作,再创佳绩......
远距1000多公里的那个项目,不多不少也做了好几年。与甲方的关系,从当初的彼此陌生、互不理解、互不买账,到今天的能换位思考、惺惺相惜、相互支持。那些曾经熟悉的项目印象,一树一草、一梯一步、一砖一瓦、那些熟悉的景致,那些熟悉的人与事,还有那些曾经的抢时间、紧张作业和周期性工作焦虑,被催工期的灼烧感,现在还像3D画面一般跳现在梦中。记得某一次甲方半开玩笑的问我:“XX,我们对你的工作要求那么“苛刻”,价格压得比别人低,质量要求比别人高,付款方式也不好,甚至有时候免不了现场被这样那样的罚款;你都争取做进来了,一做就是几年。你老先生的这些年来,私底下肯定恨死我们咯?”听完以后,我认真作答:“借用一句话:创业这些年,我一路走来,没有敌人或对手,看见的只是师长与朋友。与你们这样要求严格的企业打交道,几年下来自己也慢慢修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自身的能力、见识也不知不觉中精进+成长了许多。这是看不见的收获,也确实是我真情实感。”
的确,创业的路上,没有敌人,看见的只是师长与朋友——真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