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明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情,对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观点,是与我无关,兴奋若狂或是义愤填膺?我们会经常去批评自己不认同的事情,然而,如果是别人对我们有很多负面观点时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下面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曾经有一位印度板球队队长问过萨古鲁一个问题:“当板球飞起来时,很明显是挥舞球棒的时候了。但是当其他人的观点向你飞来,怎么办?我想知道我们在哪里以及能够获得力量,来忽略每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负面观点?”
萨古鲁,这位智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说:“人们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为什么这对你或对任何人来说很重要?只有当我们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时,他们的观点才会对我们很重要。与其试图与他人的观点作斗争,最好是我们努力弄清楚我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我们内在有了这种明晰,他人的观点就不重要了。”
作者深然其辞,不论是正负观点的喧嚣,这就是当代社会的生活,只是这些言论话语通过社交媒体而被放大了。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很好的清晰感,知悉明了自己的目的和过程,两者若符合社会倡导的善和正义,他人的观点就不重要了。就算他们的观点可能会继续像大海中狂风巨浪袭来,我们心中也有定海神针。
二 停止内耗,关注自己的内心。
人的生活是分为两部分的:对内和对外。简言之,对内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对外就是对别人的生活。
在互联网还没发展的时候,对内人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走过的道路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对外两三知己,几十亲朋,一个村庄,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对外开始被动地在网络上接触很多事情,被迫挤走了对内的灵魂空间,他们的生活由两个部分组成:上班和上网。对内几乎就没有了。
我们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大小不变的圆,我们的精力是如此有限,如果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对外上,对内就会空虚无主,随波浪沉浮。如果对内我们有了足够的空间,我们的生活也会有了秩序:灵魂的秩序,外在的观点和风波就再也不会扰乱我们的内心。
所以停止内耗,对内关注自己的内心,眼界就会更加积极开阔,对外也会表现更好,对待外在的负面观点也就不会去在意了。
三 多读一些经典好书。
我们目所能及的书海成山,心向往之却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现在95%的书籍都是对古代圣人先贤的延续和解读。所以多读一些古代圣贤的言辞对我们的灵魂有洗礼之效果。(孔子,老子都是不错的选择哦,文言文难懂的话可以看一些如苏门三学士: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著作)
笔者平时喜欢看一些书,写一些自己的感想,如有不正确还请谅解,若有相同爱好可以一起交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