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纪念巴黎圣母院被烧的这一天。
你打开了童话的第68篇写作内容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课前必读-笔记输出
今天开始,我准备复习得到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年度专栏的内容,300多天的内容,会不会中断我也不知道。
— —
原本我是要输出《自学是门手艺》(如果李笑来在得到上线第二季专栏,那内容很可能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但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季)的笔记,看着已经做好的几节笔记,直接放弃了。现在做的这本书的笔记根本不“合格”,(我看了9节了,几乎全是编程的内容)。
像这本《自学是门手艺》,没读懂的时候,做的笔记其实并不能用来复习,只是用来帮助自己多读几遍原文加深理解。需要读懂后,重新再做一次,或者在原笔记的基础上修改。(虽然我可能看完就溜走不回来了,哈哈哈)。
说说《自学是门手艺》这本书吧,没接触过编程,不会英语的同学,看这本书的内容,估计跟我一样,有时候一句话读好几遍,但是大脑就是不思考这句话的意思,好像丢了魂一样。因为前面的很多内容,是要硬着头皮读到后半部分,才可能理解的。这是和教科书的顺序学习,不同的地方。(我有一点点梯形图程序的接触,编程语言方面也是小白。)
《自学是门手艺》的在线观看地址(官网)
https://github.com/selfteaching/the-craft-of-selfteaching/tree/master/markdown
— —
正式开始前,先聊点别的。
最近发现朋友圈有好些好友也在写公众号,粗略的浏览了一下他们的文章内容,确实有一定的价值。
这里要提醒的不是公号作者,而是公号的用户。每天,你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看最接近一二手的内容,才是最高效的。我有问题一般都是百度(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Google搜索,我作为英语小白,只能慢慢的往使用Google搜索过渡),慢慢的到现在我才越来越体会到,大多时候,在搜索引擎搜索「说明书」(一二手资料)比直接在网上搜索答案要靠谱的多。
注意了,接下来我要连自己的公号也要黑了。我不知道你看完下面的内容之后,会不会连童话的这个公号也取关了,哈哈哈。
童话的公号面向的是一个极小范围的群体,甚至只是我自己。这个极小的群体是什么样特质的人呢?
勤奋的、笨笨的、好学者。
2019年,童话的公号内容,可能大部分都是以笔记输出的形式,这就要求,你必须也已经看过原文了。你自己没做笔记?正好我做了,那就看看我的笔记吧,咦?还不错!那看着笔记再复习一遍。如果没有看过原文内容,就直接看童话的笔记输出,很容易对笔记内容误读。
觉得对自己很重要的专栏,还是要自己做笔记更有效果。
— —
这里我想在提一下关注公号和微信群等方面的事情。就一个原则:能不要的就删掉它。
我现在关注的公众号52个(中国移动、银行、医院、当地停电停水通知的基本公号,虽然没啥更多的用处,但缺了它们更不方便。所以,留着),其中至少12个会在今年删除掉。加入的群聊7个,三个月内,还会删掉两个。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例如今天(16号)的巴黎圣母院大火,肯定会有大量的公号、新闻蹭热点,那你要不要看呢?看哪一个?都看吗?
都看是不可能的,不信?打开微信→通讯录→公众号,看看你关注的公众号,你能看的过来吗?互联网为我们获取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量太大了,而且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乱七八糟的让我们无从辨别真假。
养成一个习惯:每次空闲的时候,找几个没用的公号、群聊等删掉。
关注公号,加入群聊前,慎重的思考一下,你真的需要它吗?慢慢的,你微信环境的「场」就越来越好了,创造了好的环境场之后,这个场会反过来助你成长的越来越好。
特别是朋友圈内的环境场,对自己影响很大。像广告、求赞这样的,特别是连续发好几次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会马上把他设置为“不看他的朋友圈”,有个别的人,我会继续保留看他的朋友圈。
— —
还有就是,现在微信7.5亿的用户使用朋友圈,其中一亿用户的朋友圈设置的仅三天可见。不知道伤了多少好友的心。
我自己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将自己的微信好友分标签,每次发朋友圈的时候,选好可见的标签。(不要选不给谁看,容易漏掉个别你不想让他看的好友。)
甚至我会有另一个微信号,专门用于测试一些“东西”。最方便的就是,“大号”把内容发到“小号”上,在“小号”看一些内容的同时,不影响大号聊天等其他操作。
开始今天的笔记
— —
课前必读01
阅读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价值。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仅仅行动本身,并不够。只有持续正确的行动,才可能积累效果,才可能引发真正有意义的变化。
思考→选择→行动→持续正确的行动
栏目不应该是作者的内容输出,不应该是一群读者的内容消化。应该是一群人的共同成长,共同进化。
你必须有所行动,你必须参与进来,你必须做很多事情,反正光看是没有用的。
更新模式:
周一更新;
周二公布个别留言;
周三周四答疑;
周五重新更新周一文章;
周六颁奖活动;
周末公布下周主题。
课前必读02
《人人都能用英语》是《把时间当做朋友》的践行版。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七年就是一辈子》的践行版。
— —
导论 4-1
年轻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绝大多数人没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
那些你非常想要,也努力为之奋斗的事,为什么总是无法离它更近?因为你其实不知道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只是以为你知道了而已。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的重要性:
一个概念不准确→必然没办法准确、正确的思考下去→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行动错误→影响整个生活。
分享: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和小伙伴一块享用。
像得到的内容,不是分享给朋友,是请朋友读,因为这不是分享,这是慷他人之慨。
有多少人,被自己脑子的错误定义给误导了。
个人财富自由: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把原来的一份时间,卖出更多份:写畅销书、做可口可乐和老干妈的人、做平台让大家交易自己时间的人。
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
1.他有没有足够多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
2.他的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联系。
靠着主动给自己清洗大脑,人是可以变得更聪明的。
导论 4-2
语言对人的反向塑造能力:
语言学家: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空缺某个概念,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
例如,欧美国家大都不知道上火这个概念。
导论 4-3
正式与人交易之前(出售自己的时间),你需要了解的三条铁律
1.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漫长的岁月,在我们的基因生出根植了一个东西—— 一劳永逸。
在人的基因还远远落后于人类的文明发展时,有些人依靠思维的力量,突破了基因对我们行为的操控。
判断一个选择的标准是: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
你的每一个选择,都要从能力积累的角度出发,每一次选择,都要考虑自己还需要什么能力,以及新的选择对于自己发展已有能力有没有帮助。
外卖员-没有能力积累效应的工作。
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绝大多数活在工作两三年后停止成长。
没有能力积累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
导论 4-4
2. 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
3.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
(我稍微有一点点认真,但是缺乏耐心。这让我吃了很大的亏)
做不到当下自己喜欢的事,几乎是所有人的常态。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耐心。宗教里说,在看不见的时候,才需要动用信仰。
用心智的力量时刻告诉自己,觉得困难的阶段不过是必经之路——这正是耐心的真谛。
关于公号版式的改动:
不出意外的话,之后的文章内容,会以简单的版式呈现。几乎不会在多花力气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后制作插图等“设计”内容,之前我在这方面投入了一部分的精力,之后我会更多的投入在对内容的质量上。
当然了,有失也要有得,我准备经常在文末加一个小故事。故事从哪里来呢?我会在专栏留言区里选一位同学的留言内容。当然是拷贝过来的,就不手打了。
看完笔记之后,欣赏一个小故事放松一下吧。
小故事
遇到过选择题:是否要让母亲来帮忙照顾宝宝?答案是。
为什么要说这个选择题呢?因为母亲长年生活在老家,爸爸在村里建筑队干活,经常早上4.5点钟就出门工作,要到晚上7.8点钟才能回家,而且干的活好累,就是搅拌钢筋混凝土,一天要100多袋水泥。如果妈妈来照顾我,就不能在家照顾爸爸,这样爸爸下班回来,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服,真的很辛苦。如果妈妈不来照顾我,我目前在一个二线城市,刚买了房,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来宝宝,目前老婆在家待产,就我一个人上班养家。关键是我现在特别想进步,每天都想看老师的文章,看到这么多的战友在成长,心里真的挺着急,我就是想要多一些个人的学习时间。目前准备让妈妈过来照顾老婆月子,等月子过后还有宝宝需要照顾,不然的话,个人时间可能就没有了。没有了时间投入,也就没有了注意力,这样的话成长貌似就是遥遥无期了。
我现在借了PPT,EXCEL,3DMAX学习资料,每天下来发现学习时间基本上没有,内心真的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留给成长。
还有一个月不到,我就要当爸爸了,真的很激动,由于老婆感觉我的家人不够重视她,昨天晚上两点钟才睡,还哭了,因为老婆的爸爸去世了,家里现在也没有收入了,而我家的收入相对少一点,一年才一万多,还有弟弟今年都27了,也要钱结婚,老婆感觉家里也不会拿钱给她了,所以现在也很焦虑。
生活的压力现在慢慢的体现出来,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想要财富自由,想要成长,想要变成另一个种族,没有时间,没有注意力,没有努力,还谈什么呢?为了自己的成长,不得已让父母多操劳,内心真的很不舒服。
我一直都是在承受多重的生活压力,读研时因为是异地,经常到女友所在的城市,后来又在这所城市找了一份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又要经常跑去出差,我还在所在的城市报名了C驾照的考试,驾照经常是教练找我,而我在外地出差,或者在公司所在的城市上班,还有导师的论文,因为时间经常不够,老师经常要督促我。就这样,感情,工作,生活,学习,驾照所有事情都压在我的身上。就这样挺了两年过来了。真的有时候回头想想,自己的这些选择是不是好傻。该学习的时候不在学习,该工作的时候不在工作,真的让自己感到无能为力。
最近又好像有这种感觉,宝宝出生,老婆月子,工作,生活还有学习,我觉得自己的精力分不出来那么多,所以向家里人求助帮忙。
成长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定充满荆棘,我需要调整好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我渴望成长,渴望家里人和我一起成长。笑来老师第二季必定参加,跟着牛人一起成长,谢谢!
希望跟好好学习的小伙伴,在一起天天向上。
目前的内容形式为测试阶段,不排除之后会做其它改动。
微信公众号搜索“童话ABZ”,与更多的小伙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