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01、
儿子八年级,昨晚八年级的小伙子哭了,毫无预兆,哭得很凶。
事情是这样的:
吃过晚饭,儿子在房间写作业。九点多,我问儿子作业写完了吗,儿子先没吭声,之后勉强回:快了。不一会,只听“呯呯”几声闷响,声音不大,但有些怪异,我赶紧去看。只见儿子坐在书桌前,头埋在双手中,默不作声,见我走近,把脸扭到一边,我发现他满脸是泪,鼻子通红,表情痛苦。
“怎么了,题不会做?“儿子摇摇头,哭出了声。我取了纸巾给他,”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哭吗“?儿子抽抽答答地说了原因。
原来,老师要求古文翻译要逐字逐句抄写,按照课上笔记,一字不差背下来。看着通篇古文加翻译,儿子觉得太多了,一字不差,实在太难了,马上要睡觉了,可还做不到一字不差,心里急,“呯呯”敲桌子,哭了起来。
我拿起语文书,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注释。
我问,“这篇古文知道什么意思吗”?儿子一边哭一边说,“知道意思也没用,老师说一字不差才能得分”。“知道意思就好办了,只要把不会的重点看,就行了”,“不行,一定要一字不差”,儿子强调。“儿子,你先听妈妈的,来,妈妈说一句,你翻译一句”。儿子虽然还强调要一字不差,看我极力坚持,只得哽咽着一句一句翻译起来。全篇翻译后,我说,“儿子,太好了,你看,其实你全会,我还以为你上课没听讲,都不会呢”。儿子听我这么说,情绪稍微缓和了些,“可我没有一字不差啊”。
“但你大体都会,对吧?老师要求的一字不差,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现在你已经理解内容了,想要一字不差,只要把没弄准的地方弄准,就可以了,比如这句,你看看准确翻译……”
儿子依言细看。
过了会儿,我说,现在妈妈再考你,我说原文,你翻译。儿子不再哭了,虽有些结巴,但终于一字不差说下来!
十点十分,比平时晚睡了二十分钟,我忙催儿子去洗漱。
02、
看他如释重负的样子,我说,“儿子,其实你之所以急,是因为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要从头背,太多了,是不是?实际上,你忽视了自己已经会了大部分,这个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忽视,一定要肯定,你是整体都会,只是个别没有‘一字不差’,你说,是吗?”
儿子一边刷牙一边点头,
我继续说,“以后遇到类似,觉得非常难的地方,一定要先分析一下自己到底会什么,会哪些。明确了会的部分才有信心去弄不会的。实际上,有了信心后,你会发现, 不会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那么难……"
儿子平静下来,临睡前,抱了抱我,“谢谢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03、
当孩子学不进去时,家长不妨这样做:
第一时间处理心情
孩子学不进去,就会着急发脾气。孩子急,家长千万千万不要急,不能发火,要做灭火器,不做助燃剂。
假设我看见儿子哭,就跟着发火:
“不就是背吗?有什么难的?”
“哭啥啊,这么大小伙子了,还哭,谁让你不抓紧时间的?“
有用吗?一定没用!
他不但会哭得更厉害,更背不进去,还会耽误睡眠时间,而保证八小时睡眠,对一个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孩子学不进去,家长要先处理孩子的心情,再处理事情。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生活顺遂。功课紧任务重,对他们来说压力山大。
像我儿子,13岁的小伙子,就被“一字不差“绊住了,犯了难。家长心平气和,孩子才能平静下来,“静能生慧“,才能想办法解决。
在问题中找优势、树信心
孩子学不进去,常常因为畏难情绪:觉得课业太多、太难,无力应对。实际上,这种情绪会夸大困难,丧失信心。家长要帮孩子找到优势,找到被孩子忽视的积极方面,肯定这些,增加信心,孩子才有力量面对挑战。
举一反三,及时总结
解决问题后,要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加以启发,找到原因,举一反三,让孩子认同,今后运用到其它学科。
“往事不要再提”
当问题解决后,就不要再提起,尤其不要和别人说。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要面子、自尊心强。像我儿子哭了的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和别人说哦!
喜欢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