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家长经常形容孩子拖拉磨蹭,但拖拉磨蹭并不是孩子才有的问题,很多人身上也有拖拉磨蹭的现象,甚至有拖延症。
一个人具备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却迟迟不去做,就要引起注意。寻找拖拉磨蹭的原因。1.缺乏时间观念,大部分孩子拖拉磨蹭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活在心理时间的层面,心理时间和自我感觉息息相关,却和我们普通意义的自然时间钟表时间没什么关系。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往往没有体会到一件事情尽快做完的好处。父母每天催,耳朵都出了茧子,但也没感觉到慢有什么不好,反正最多也就是挨几句吼,不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孩子们更看重眼前的舒适。
2.注意力容易转移也会引起拖拉磨蹭。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孩子的影响,他本来是打开书包要写作业的,但是看到白天同学送给自己的纸飞机就开始玩儿了,这纸飞机还没玩完呢,他又想上厕所,从厕所里出来吧,又被客厅里妈妈买的电子秤吸引。这些外部环境的干扰多了,就会慢慢让孩子养成打断的习惯。
3.做事儿的动力会决定做事儿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对一件事儿没兴趣也是引起拖拉磨蹭的第3个原因。
e1这其实是人的天性,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就容易专注,不容易打断,速度自然也就更快。
e2做完作业孩子就想去玩,妈妈说书包收拾好了才能去!孩子心里不高兴,但是又不得不做,自然就慢慢悠悠的做,开始磨洋工。e3该吃饭了,可是孩子在饭点前吃了零食,他一点都不饿,对吃饭自然就没兴趣,一个人饿了时吃饭肯定不会慢悠悠,真的饿就恨不得连碗一起吞下去,哪还用人提醒快点吃呢?缺乏对这件事的兴趣会让孩子故意拖延磨蹭。
可有时孩子们对自己磨蹭浑然不觉,并不是他们故意而为之,而是他们动作不熟练或者缺乏技巧,他们在做事时不知如何安排先后顺序,也不知怎样用最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事件排程可以让孩子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他也不是什么都想拖,而是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
4.缺乏自信的孩子,某些时候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磨蹭,因为总是担心自己出错,所以他做事时总是畏畏缩缩担心害怕,孩子动作就会变得越来越缓慢,如果这时再有一个缺乏耐心的家长不断在旁边催促,孩子就会更加紧张,导致动作也越来越缓慢,而且容易出错。
5.对于时间安排太满,没有自由时间的孩子,也会容易出现拖拉。一项任务完成后,有些家长就立刻给他布置第2项任务,学校作业做完还有父母额外布置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做完又被要求去练琴。孩子们感觉没完没了的任务,反正也不能玩儿,干脆就慢慢写,让自己在磨蹭中有喘息的机会。
成年人做事讲究效率,看重事情结果,可是孩子做事更多是在享受做事的过程,而并不看重结果,所以当一个孩子去洗手,妈妈觉得两分钟就能洗完,你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呢?如果你悄悄的去观察孩子洗手的过程,就会看到他在用小手试着抓水或者在玩儿肥皂泡泡,或者把手在水里翻来覆去的冲洗,去感受水和皮肤的接触,越小的孩子时间越长时间在感受洗手的过程,而并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个结果上。
快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我们成人的需求,所以我们要看到成人和孩子不同的视角和需求以上都是拖拉磨蹭的原因,父母自身的榜样也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孩子时间管理,一定亲子同修。孩子不会听你说了什么,而是听你做了什么,如果孩子自己就拖拖拉拉,给孩子的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变得拖拉磨蹭。我们要在做好自己时间管理的情况下,再适当的辅以工具和方法,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一定不能本末倒置,把目光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