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
浊清不由意,醉醒我自知(16)
第六章:变法图国强
17.败函谷,屈原决意图变法
公元前318年,函谷关外,朔风呼啸,战旗猎猎,山东五国铺天盖地的军帐绵延方圆几十里。韩赵魏居中,楚居左,燕居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中军大帐内,五张王座并排而设,楚王熊槐居中,魏王嗣与韩王康居左,赵王雍与燕王哙居右,五王的身后,各自立着贴身的近臣。
大帐中央一位华服贵臣正滔滔不绝地分析者秦国与山东五国对敌的形势,此人便是名震关内外的魏相“犀首”公孙衍。
“列为大王,臣昔日为秦之‘大良造’,深知秦人民风之剽悍,秦兵战力之勇猛,秦君野心之巨大,今日五王会盟,意在灭秦之锐气,挫秦之兵锋,固五国之领土,保五国之安宁,臣请五王务必戮力同心,同仇敌忾,方能达成所愿,切勿各自为政,只求自保!”
“魏相所言,我等自然明白,我等皆为一国君主,既已在此会盟,自当一言九鼎,绝不儿戏!”说话的是年仅九岁的赵王雍。
屈原照在楚王熊槐身后,看这赵王年纪虽小,眉宇间却透露着一股英气,心中不禁顿生好感。
“赵王英雄少年,公孙佩服,只是?”公孙衍拱手向赵王致敬,同时用眼睛的余光扫视着台上的其他四位君王。
“魏相既然知道秦兵战力勇猛,可有战胜之必然把握?”燕王哙犹犹豫豫地问道,言语中透露出不安与怯懦。
“燕王大可放心,臣已联络北方义渠,与我等两面夹击,纵使秦兵善战,也是首尾难顾也!”公孙衍自信满满的说道。
“如此甚好,久闻‘犀首’才华冠绝天下,此番筹划周密,我山东五国定可高枕无忧了!只是,寡人想知道,‘犀首’如何布阵,何时进兵?”居中的楚王熊槐捋了捋肥胖的脸上几根稀疏的胡须说道。
“回禀楚王!臣欲以魏军突前,韩赵两军居中,楚军居左,燕军居右,五路大军明日辰时共同击鼓攻秦,不知各位君王意下如何?”
公孙衍的策略抛出后,整个大帐内鸦雀无声。屈原看见左边的魏王和韩王眉头深锁,若有所思,右边的赵王点头称是,燕王含笑不语。
“如此安排,寡人赞同,明日卯时造饭,辰时发兵,列为可有意见?”楚王熊槐率先打破了沉默。
听得合纵长发话了,四王均点头允诺。
……
橙黄的晨曦刚刚透出地平线,各国军营内已飘起了袅袅炊烟。屈原早早地整理好铠甲宝剑,满怀激动的心情巡视军营内楚军将士们备战的情况。
楚营内楚军将士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擦拭兵器,还有的在喂养战马,但也有的在收拾军帐,也有的在捆扎文书。擦拭兵器,喂养战马,这是战前必须的准备;而收拾军帐,捆扎文书分明是要撤退的迹象,这让屈原很不可理解。
屈原来到楚王熊槐帐中,见楚王也在整理行装,便问道:“启禀我王,眼下大战在即,我王应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却为何要整理行装,莫非是要临阵撤退?”
“爱卿毕竟年轻,各国君王的心思,恐怕还不了解。”楚王熊槐放下手中的东西,微笑着说道:“昨日‘犀首’所言,皆为魏国利益某也!”
“皆为魏国利益谋?微臣确实不解,还请我王明示!”
“此番五国会盟攻秦,皆因强秦侵魏、掠韩、袭赵,魏王邀燕楚相助,乃是借助燕楚之国力,解三国之困境也,‘犀首’昨日所布之阵,实因有义渠相助,胜秦机率较大,故以魏军突前,明为担攻秦之重责,实为占夺秦之利益先机也!若今日魏军获胜,我军若按兵不动,此番远征,定会颗粒无收;若今日魏军战败,我军后继再攻,恐也难敌强秦之兵锋。故无论胜败,我楚军皆需要拔营而动,要么抢先冲入函谷,夺取秦国的利益;要么及时退出战场,南撤归楚,保存楚军实力,也不枉此番劳师远征啊!”楚王一字一句,语重心长地劝诫屈原。
“可是,我王贵为合纵之长,怎可弃信誉于不顾,只想着贪图私利,全心自保呢?”屈原对楚王熊槐的解释格外失望。
“五国纷争多年,从未有过真正的盟约,从来都只有真正的利益,今日结盟,他日翻脸,屡合屡散,习以为常了,寡人岂能因一‘合纵长’之虚衔,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呢?”
“可是?”屈原还想说些什么。
“别可是了,攻秦的鼓声马上要擂响了,你且看战场形势再做论断!”楚王熊槐打断了他的话。
……
“报!”一匹快马冲进辕门,飞驰而来。
“启禀我王,魏军攻秦失利,折损大半,溃退下来,韩赵两军抵挡不住秦军攻势,也败下阵来!”马上跳来的军士跪在楚王面前汇报。
“燕军可曾发兵攻秦?”楚王熊槐焦急地问道。
“不曾攻秦,燕军听闻魏军战败,早就拔营撤退了。”
“姬哙老儿,寡人昨日便看出你不是真心攻秦,不曾想你跑得还挺快的。”楚王熊槐恨恨地说道:“也好,既然你已撤退,那我军也要归楚了,传令下去,全营立刻拔营归楚,让魏、韩、赵自己去和秦国玩儿吧!”
面对潮水一样退去的楚军,屈原惊愕不已,难道辛苦促成的五国合纵,就如此不堪一击吗?今日五国离散,他日合纵抗秦可就难了。屈原怎么也没想到,战争的结果会是这样,怎么也没想到真会有如楚王熊槐预料的结局。看来,五国联盟确实不可靠,要想抗击强秦,只能走另一条路,那就是变法强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抗衡强秦!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