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一阵敲门声。
开门一看,哦,是昊妈妈。
“老师,我回来了!”昊妈妈一见我,就急急地说。我招呼她进门。
“老师,一回来,我就赶快来见你了!”
“哦……要是没什么事的话,那咱俩就多聊聊!”我很认真地说。
“没事,我没事。这不办了离职手续了吗,回家专心陪孩子。你那天和我说了孩子的情况后,我和老公真是急坏了,再不管,孩子真要荒了。”她的口气里有焦虑,也有坚定。
几乎是不停顿,她接着说:“老师,针对我孩子的情况,我们得制定一个计划,看看怎么给孩子补补,让他跟上来,这才三年级,不能掉队!是不是得从一年级开始补起?”
昊妈妈的着急我是能够理解的。点点头,我打断了她的话:“孩子的学习是一方面,但是他的生活习惯也不能忽视。有时候打电话只能长话短说,具体情况没法交流,所以学校和家庭互相不清楚。”她点点头,眼里是很热切的光。
“因为你们经常不在家,孩子的一切只能靠爷爷来照顾。可是爷爷毕竟是老人,只能管个吃喝,管个不出事,至于学习顶多只能问问,哪能监督辅导?”
“是是是,老师,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放心,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知道?可是没办法,要上班啊。有时只能打电话问问,星期天不上班就赶紧回来,可这也不是个事儿。我心里也是急得不行呀!”她越说越急了。
“昊每天来学校总要迟一会儿,虽然不误上课,但比大家还是晚来。我经常看见孩子脸上像没洗过一样,有时候衣服领子一半在里,一半在外。还有一次甚至穿着打底裤就来学校了……”我把情况一五一十说了。
她不好意思了,说道:“嗯,其实把孩子丢给老人,我们也不放心。那天听了你的话,我想了好多。你说去外面上班挣钱不也是为了孩子?可如果没把孩子教育好,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
“孩子在学校,书桌上桌兜里总是乱七八糟,写字的时候不是没铅笔,就是没橡皮,作业本又脏又破,不成样子了。”我皱着眉头说。
“老师,这个我了解,他以前在其它学校住校的时候,我们去看他,生活老师就和我们说过,就是这个样。”
“既然知道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那父母就更得用心陪伴,帮着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才行。”我舒缓了语气。
“老师,我会注意的,我给他买了很多课外书,他就不好好看;给他买的学习机,他偷空就去玩游戏了。”
“小孩子自控能力差,还是得依靠家长监督、管理。”她连连点头。
“老师,我读的书不多,虽然学习上不能指导他太多,但是如果我陪伴着肯定要比现在好。”
……
零零碎碎,我们聊了将近半个小时,寻找着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在家长的陪伴下,昊同学一定会有一个好的转变的。
送走了她,我回到桌前。看着桌上的一摞摞书,我想,一届又一届,一班又一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多联系,多交流,和家长达成共识,一起帮助孩子们成长,更健康、更阳光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