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2017年5月26日到6月26日。
历时一个月,行程2万公里,
环游美国本土最后的29个国家公园。
用摄影记录眼里美景,
用文字书写心中感悟。
要是您曾在那儿留下过脚印,
这里所记录的美好回味将与您共鸣;
如果您向往诗与远方,
这巨幅画卷和真情文字将为您展开美好旅程。
# 本期关键词:
黄石 大提顿 国家公园
(1) 开场白
徐霞客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OMG,确信咱游的是中国的黄山,而不是米帝的黄石吗?
不好意思,弄岔了。
有人说,黄石是人一生中必去的景点之一。
所以万进,去了。
在国家公园中,无论景色景象观赏性、地质地貌多样性,还是知名度、美誉度,黄石公园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无与伦比、天下奇绝。很俏。
西人喜欢。国人好像更热衷,似乎倘若没去过黄石,都不好意思说在美国旅游过。感觉上,公园里每十位游客就有一二三个操汉语的。挺热。
2010年5月中,万进曾游过黄石。2017年6月初,再次带孩子来,故地重游。不仅每个景点都转过两遍,就连公园的五条出入口全都走过。蛮熟。
既然很俏,挺热,又蛮熟,怎么又没优先写它呢?
是因为景区太大,景点太多,不好写;
还是因为景色太美,景观太炫,怕写不好?
写个考察报告吧,倒是能做到全面又有条理,只怕太过干巴又啰嗦,文而无采,非我所愿。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与朱元思书》那样描写山水的骈文,美则美矣,然而才尤不及。又恐太过概略,语焉不详。
是进亦难,退亦难。
索性,随它去吧,率性而写。
对了,顺便提一句。
黄石公园里好些景观都以“黄石”命名,
比如黄石湖、黄石河、黄石大峡谷等。
黄石公园及毗邻的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景点很多,种类也很多,而且都是无与伦比的那种景观,都是当仁不让的绝对主角。
喷泉、热泉、泥泉,目不暇接;钙华、瀑布、峡谷,异彩纷呈;雪山、湖泊、山林,不一而足。
还有野牛、熊、马鹿、天鹅,不期而遇的邂逅,不是惊险,就是惊喜。
(2) 热泉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黄石好风光。
黄石公园的泉,依据其不同的特征,分为间歇泉(Cone Geyser, Fountain Geyser)、热泉(Hot Spring)、气孔(Fumarole)、泥泉(Mud Pot)等类型。但都是喷涌而出的,故以“喷泉(Geyser)”统称之。
它们的成因虽然一脉相承,表象却大相庭径,风采各异。
黄石公园其实是“超级火山”留下的巨大
破火山口(又称火山臼、陷落火山口)。
长72公里,宽55公里,是个到处“冒泡”的盆地。
地下熔岩库(Magma Chamber),依然十分活跃,
将地下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向地面涌去。
当遇到不同地表结构时,就呈现出了间歇泉、
热泉、气孔、泥泉等不同形态。
热泉在地表呈大大小小的不规则漏斗状水池(pool),大的直径达几十米,小的恐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热水从泉中心汩汩涌出,水温从中心点到周边,也就由高向低梯度变化。
不同温度的水,生存着不同的微生物。
不同微生物在阳光照耀下,又表象出不同色彩,从墨绿、翠绿、湖蓝、黄绿、橙黄,到赭红、瓷白、铁褐,异常美丽的环状变化。
由此,色彩就成了天然的温度计,表明水温的高低。
据称,泉中心的水温有摄氏七八十度呢,标标准准的“热泉”,不是“温”泉。
最著名的当属大棱镜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常上地理类杂志的封面。
空中俯拍的照片,看上去像巨大的孔雀翎斑纹,色彩无比艳丽。
热泉溢流到四周,留下的放射状彩色条纹,或连片的钙华田,不仅色泽漂亮,还极具纹理美。
为什么叫大棱镜,不得而知,但确实像太阳光下的棱镜,折射出七彩来。
走近深渊池(Abyss Pool),探头向下望,深不见底。
它是黄石公园里最深的热泉,深达16米。
池水呈墨绿、深蓝到淡黄,渐次变幻。
水面轻雾袅袅,透着仙境般的神秘。
每个热泉都有名字,有个热泉,不大,叫“华人泉(Chinese Spring)”。
听说是纪念早年为西部拓荒做出贡献的华人劳工。
公园景观大道的西南段,各式热泉绵延50公里,分成诺里斯喷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下喷泉盆地(Lower Geyser Basin)、中喷泉盆地(Midway Geyser Basin)、上喷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等几大片区。
各片区各有特色,比如下喷泉盆地与众不同的看点是泥泉。
咕嘟咕嘟喷涌出粘稠的泥浆,像开了锅似的,剧烈翻腾。
喷漆壶(Fountain Paint Pot)喷出的居然是彩色泥浆,不是哪个神仙画家在煮一锅颜料吧。
还有龙口泉(Dragon Mouth Spring)声若洪钟,黑龙潭(Black Dragon's Caldron)气势磅礴,硫磺釜(Sulphur Caldron)气味刺鼻,搅拌锅(Churning Caldron)波澜壮阔,都很奇特。
在诺里斯有个陶瓷盆地(Porcelain Basin),那里的热泉,色彩、色泽像随意流淌的瓷釉烧结,呈现出陶瓷般的光泽和质感。
中喷泉盆地多是五彩缤纷的热泉,除了大棱镜,还有绿松石池(Turquoise Pool)、天青石池(Celestine)、蓝宝石池(Sapphire)、蛋白质池(Opal)、燧石池(Silex),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的感觉。
镜池(Mirror)、牵牛花池(Morning Glory)、皮革池(Leather),雏菊(Daisy)、热湖(Hot Lake)、纠结溪(Tangled Creak),更加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
这可没说完哦,还多着呢。
总之,听听这些喷泉的名字,已然醉了。
(3) 间歇泉
间歇泉多集中在上喷泉盆地,一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脾气。
平时静悄悄地蛰伏着,不声不响,文文静静。
一旦养精蓄锐,聚足了能量,就会突然爆发。
伴随着雷鸣般巨响,只见那,一道白练射向天空,热气蒸腾,像云又似雾。
历史上喷发最高的蒸汽船(Steamboat)间歇泉达到90多米。
因为没办法预测它们喷发时间,不知道是就在下一秒,还是一时半刻,或者今天明天。
所以才叫“间歇”泉。
倒是有个间歇泉,它的喷发高度、喷发量、持续时间,都称不上“最”,名气却最大,只因为它“很守时、很老实”。
这就是老忠实泉(Old Faithful Geyser)。
差不多间隔90分钟喷发一次,高达30~55米,持续三五分钟。
每次喷发,都如白龙腾空而起,腾云驾雾,直冲霄汉。
在旁边的游客中心,总有它下次喷发时间的预报,坐等它喷发的游客也最多。
在上喷泉盆地转一圈,必能遇到很多次喷发的间歇泉。
像大间歇泉(Grand Geyser)、河畔泉(Riverside)、城堡泉(Castle)、蜂巢泉(Beehive)等都很有名。
黄石的泉,数不胜数,大小、形态、色彩,千变万化。
这里能展示不过百之一二。
对多数游客而言,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已属不易,行脚难免匆匆,只好走马观花。
其实,黄石的泉,值得细细欣赏,慢慢品味。
每眼喷泉,都是独一无二的。
独特的景观,展现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名字,讲述独特的故事。
(4) 钙华
纵有七十二般变化,喷泉不过是地热表象中的一种而已。
在猛犸景区(Mammoth Hot Springs),地热又幻化成雄伟壮观的钙华(Travertine)地貌,等着咱去欣赏呢。
按科学的解释,钙华,又名石灰华,
是碳酸钙等无机盐含量较多的地表水或地下水,
长年累月,形成的矿物质沉积体。
很科学,但也很干涩,体会不到一丝美感,
很冰冷,感觉不到一点温度。
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就可能形成非常奇妙的景观。
四川黄龙的梯田池、溶洞里的钟乳石,都是钙华的杰作。
猛犸景区的钙华,可能不如黄龙灵秀,却以高大巍峨著称。
众多热泉从山岭上汩汩流下来,把整个山坡都变成了钙华,有的像梯田,似绝壁,有的像城堡,似花园,层层叠叠。
站在山岭之上,俯视上台地、下台地(Upper & Lower Terraces),堆金积玉、蔚为大观。行走在栈道上,近观那凝固了的瀑布流泉,晶莹剔透、钟灵毓秀。
这里景点的名称,也很有意思,有象形的,有表意的,也有绘色的。
比如,矿工台(Minerva Terrace)、埃及艳后台(Cleopatra)、丘比特台(Jupiter Terrace),金丝雀泉(Canary spring)、调色板泉(Palette spring)等等。
橙泉丘(Orange Spring Mound),好似一头匍匐状的巨型大象,灰白色的象身,橙黄色的象头和象牙。
十余米高的自由帽(Liberty Cap),像个石笋。也有人说,像法国大革命时所戴的帽子。万进哪里晓得法国帽子什么样子,这石笋是怎么长出来的,倒有些神奇。
依然“活”着的钙华,质地玉润,色彩以黄、白为基色调,像油彩,随坡就埂流淌。
站在这些钙华面前,万进却有种“生与死”的纠结。
自不必说,那些断了源头,“死”了的钙华,干涩委顿,形容枯槁。
也不必说,几只小山雀,在钙池里蹦蹦跳跳,那是生命跳动的音符。
钙华的生,却以松的死为代价。
钙池中,总有几棵枯木,或已死亡百年千年,依然挺立在那里,死而不朽。
那边一棵小松树,枝叶犹在,恍惚昨日还是鲜活的小生命,瞬间便成了化石,生死一线间,让人说不出的揪心。
想来,这里曾经也是孕育生命的沃土;想来,那些枯木也曾多么想活着,死了也不肯倒下。
池边一棵桧柏,早已干枯,只剩下几支丈余高的枝干,光秃秃,在凄风冷雨中无助地摇曳。
震撼我心的是,突然发现,在远端那枯死的枝头,又长出一簇新的枝叶。
虽然与滴翠相去甚远,但千真万确,它还活着。
这向死而生,让万进驻足良久,仿佛听得到它对生的渴望,对死的不甘。
(5) 湖山
黄石的活力都来自于“一热一冷”。
“热”的是地热,于是便有了喷泉、钙华。
“冷”的是雪水,造就了湖、河,还有瀑布、峡谷。
黄石河发源于附近的扬茨峰(Younts Peak),汇集于黄石湖,又蜿蜒向北,流出黄石公园。再汇入密苏里河,汇入密西西比河,走过大半个美国本土,流入墨西哥湾。
方圆350平方公里的黄石湖,是宽广的,也是宁静的。
在黄石湖的西拇指(West Thumb),岸上有热泉,稍微留神,会发现湖底也有热泉。
从喷水口扰动的色彩,看得出那泉水在默默流淌。
透过清澈的湖水望过去,折射出蓝宝石般的晶莹。
在岸边栈道上漫步,看远处的雪山、广阔的湖面、白云飘飘的蓝天,还有身旁的马鹿,眼前的湖底泉涌,多强的画面感,多美的画卷啊。
知道为什么叫西拇指吗?
从空中俯视黄石湖,形状奇异,有点像一只
比划出OK造型的巨手,拇指朝西,故此而得名。
在那里,我们遇到一对老人,岁已耄耋,心似少年,开着像大客车那样的特大房车,停驻在湖边。
颤巍巍,从车里搬下沙滩椅,老两口悠闲地坐在湖畔,晒着太阳喝着茶,吹着凉风发着呆,抑或读着闲书抚着手,听着音乐聊着天。
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人生之美好,莫过如此了吧。
说起发呆来,还有个地方,更宁静,更纯净,游客也更少。
还记得著名的派拉蒙影业(Paramount),那标志性的群星环绕的雪山吗?
要是能享受画面中的那番宁静,这人生该多美啊。
连绵的雪山高耸入云,蜿蜒的小河,广阔的草原,还有雪山脚下纯净的杰克逊湖(Jackson Lake)。
派拉蒙选取的背景,正是大提顿公园里的雪山。
派拉蒙影业是《教父》《拯救大兵瑞恩》
《阿甘正传》《变形金刚》《碟中谍》
《古墓丽影》等经典电影的出品方。
清晨,我们静静地坐在杰克逊湖畔,迎接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大提顿雪山上。
日照金山,湖水倒映,湖山一色,点缀游艇几艘,大雁一群。
这是怎样的人间仙境啊。
(6) 瀑布峡谷
从黄石湖出发,过钓鱼桥(Fishing Bridge),黄石河穿行在宁静的草原上,缓缓流淌,像银色的绸带,舒展飘逸。
行进中遇到山崖的阻挡,立即变得桀骜不驯,像狂野的蛟龙,奔腾咆哮,开山辟道,一副势不可挡的架势。
黄石河,就是这样的性格,遇弱而柔,遇强则刚。
它把连绵的高山劈成了两瓣,形成一条长约40公里,宽460到1200米,深240到360米的黄石大峡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其中还有两个大的瀑布,上瀑布(Upper Falls)和下瀑布(Lower Falls)。
比起上瀑布,下瀑布更加壮观。
站在北岸的观景台上,不仅能一睹下瀑布的风采,听到它发出的隆隆轰鸣声,还能一览大峡谷的壮阔。
如果时间允许,绕行到南岸的艺术家观景点(Artist Point),视角更开阔,景色更壮观。
下瀑布落差约94米,流量因季节变化,在19~240立方米/秒之间。
在世界上,算不得多大的瀑布。
但它所以引人入胜,不仅是瀑布汹涌奔流,飞流直下,峡谷曲折幽深,鬼斧神工,还在于裸露的火山岩峡壁,交织着黄白赭褐红五光十色,在阳光照耀下绚烂夺目,与青翠的松林、皑皑的白雪、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水,构成了一幅险峻美丽、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卷。
难怪,那么多画家、摄影师把在那里的作品,作为画册的封面或书籍的主插图呢。
据说,峡壁这黄色的火山岩,正是“黄石”名称的出处。
(7) 山谷与动物
前次游黄石,是五月中,从东门入西门出,途中遭遇了暴雪,南门还因雪而被关闭。
这次来,是六月初,所有道路倒是都开放了,但从东北门来时,路旁积雪之厚,超乎想象,最厚处足有二三层楼高。
山路弯弯,异常曲折,车行其间,一边是雪墙,一边是悬崖。
当时只是紧张,之后才感觉到有多后怕。
进入公园,是罗斯福景区(Tower-Roosevelt),道路反而好走了。
沿途的拉马尔山谷(Lamar Valley)、海登(Hayden)山谷,芳草萋萋,�像是刚进入生机勃发的春天。云雾缭绕,又像天上人间,有种世外桃源的幻觉。
只是这世外桃源的主人,既非“避秦乱之族裔”,亦非“武陵渔人”,而是走兽飞禽。
五六月份是黄石公园新生命的孕育期,山坡上的刚刚出生的小野牛(Buffalo, Bison),享受着母牛的呵护。
松树下,朝霞中,马鹿(Elk)妈妈舔犊情深。
黄石公园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草肥水美。
严冬酷寒之时,汩汩温泉为它们带来无尽的温暖。
在公路山,常能遇到成群结队的野牛,“结伴同行”。
大角野山羊、狼、狐狸、熊,甚至天鹅,也能不期而遇。
宁静的水面上,成群的大雁、野鸭在湖边觅食嬉闹。
小儿突然说道,“它们好舒服啊。”
“是啊,这里是鸟的乐园。”我应和着。
“我们家门口的大雁、野鸭怎么不来这里生活呢?”
我思索良久,无言以对,只好糊弄他。
“鸟儿可能也跟人类差不多吧,有的喜欢活得自然些,有的贪恋尘世美食,是不是也有喜好名利权贵的。”我不知道。
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土地上,但人与动物各自有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交织却分层的有序社会。
只要不打扰它们,给它们以空间,动物轻易不会侵害人类。
在公园里,随处可见相关告示,提醒与不同动物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需认真阅读并遵循。
即使是马鹿,也千万不要以为它很温驯。
在西拇指黄石湖,我们亲眼所见,游客为拍摄马鹿,几次打扰正在吃草的马鹿。马鹿愤怒,冲向游客,对峙了数分钟。游客寻机逃遁,才避免了冲突。
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和谐共处。
(8) �攻略
这一通逛下来,饱了眼福,却也走得腿肚子转筋。
可要是没去过黄石公园,该从哪儿游起呢?
这是个问题。
但如果读了下文,也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闲言碎语不是不要讲,而是还得讲。
先说黄石公园有多大?
很大,反正比上海面积还大一半。
加上毗邻的大提顿国家公园,就更大了。
大提顿公园在黄石的南门,边界相连。
一张门票两家通用,所以多数游客也就这两个公园一起游了。
黄石公园地跨怀俄明、蒙大拿、爱达荷三个州,
但96%在怀俄明州,只西、北、东北三个入口
在蒙大拿。占地面积8983平方公里。
大提顿公园占地1255平方公里。
怎么游?
这倒不用犯愁。
假设自驾的话,随心所欲,万事方便。
如果跟团,不用你操心。
妄想像中国景区那样,乘坐公共交通进园子,然后……没有然后,几乎行不通。
公园内的游览线路,人家老美给设计得妥妥的。
顺着走就是了。
黄石公园的景观大道,是个“8”字形,绕行一圈,基本覆盖了所有大的景区。
是的,是“景区”,不是“景点”。
每个景区里有很多景点,那里只能沿步道或栈道,安步当车了。
大提顿的景观大道,很简单,直立的“一条线”。
景观也相对单一,一山一湖。
黄石公园里的“8”字形景观大道,绕行一圈,
大约268公里(不含进出公园的路)。
在“8”字形的东南西北,以及东北,
各有一个出入口,连通外面的世界。
其中南口直连大提顿公园。
大提顿的景观大道100余公里长,
往返就是200多公里。
转遍了,总共需行车460多公里。
即使驾车走马观花,最少也得两整天的时间才行。
食宿?
黄石公园的西门、东门外,以及大提顿公园南门外,都有小镇,有很多宾馆可供选择。
黄石公园的几个大的游客中心,也提供住宿。
只是,比较贵,还很紧俏。
喜欢扎营的话,恭喜,公园里有的是房车或帐篷营地。
吃的问题,大致靠自行解决,公园里也提供一些补充。
想胡吃海塞或大快朵颐,基本上是妄想。
黄石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奇珍异宝让人眼花缭乱,概括一下吧。
黄石奇观天下绝,
五大景区①任我行。
泉华瀑湖峡谷兽②,
知冷知热③乐无穷④。
南门毗邻大提顿,
一山一水⑤一条线⑥。
纵然走马来观花,
也得需要两天整。
这也算诗?
万进说过是诗吗?
可人家鲁迅说了,
“凭他周啸天写的配叫古体诗,俺写的就叫不得?”
呵呵~~,开个玩笑啦。
不管算不算诗,记住它,对黄石就有了个八九不离十的了解了。
① 即喷泉区、猛犸区、峡谷区、湖泊区和罗斯福区;
② 喷泉、钙华、瀑布、湖河、峡谷、山谷、鸟兽是也;
③ 各景观的成因皆源于雪山(冷)、地热;
④ “8”字放倒是“∞”,不像园内景观大道的形状么?
⑤ 大提顿的主要景观,一座山,一汪水;
⑥ 大提顿的景观大道就是“一条线”。
好,就这样了,尽情去享受吧。
2017年8月19日 于美国宾州
《最具情怀的美国游记》共十篇:
1、恶地兮美地:恶地、死亡谷、优胜美地
2、洞窟观止:风穴、猛犸洞、卡尔斯巴德洞窟
3、火山,美的恐惧:北喀斯喀特、瑞尼尔山、火山口湖、拉森火山
4、六月飞雪映巨杉:红木、国王峡谷、巨杉
5、沙漠“三剑客”:约书亚树、巨人柱、大弯曲
6、黄石天下奇:黄石、大提顿
7、沧海桑田:海峡群岛、奥林匹克、冰川
8、休闲游乐:库雅荷加谷、大盆地、尖顶、瓜达洛普山、大烟山、温泉
9、感念:拉什莫尔山(总统山)、西奥多·罗斯福
10、出门转一小圈: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