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格
一、在教育上,实用主义一定会败给理想主义
任何事业,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价值观,而在教育上,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应该是:心怀仁义。
心怀仁义,做什么事都是担当,君子谋道不谋食。正如圣贤所言:“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仁义之师,其每一个个体应当是理想主义的,有理想,志有定向,勇往直前,而没有理想,一心逐利关注技术,就会被利欲和功利所牵引,最终一定会迷失。
我坚信,在教育上,实用主义一定会败给理想主义,同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也不过如此。
近年来,我主持的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将立足点,置于“价值引领”之上,关切校长、教师自身的精神世界,包括:文化底蕴,人格结构,德行,审美境界以及内心高度等。而淡化了有关实用的、技术的内容,因为,在教育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教育者自身的生命状态。
最大的力量,永远是价值观的力量,是仁义的力量,而细枝末节的变革与提高,已不足以缓解当前以及未来的教育之焦虑。
二、让优秀的人来做教师,才是强国之根本
我们的理想是,让优秀的人来做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之前有人在我的朋友圈留言:
现在的教育,需要让优秀的人来做教师,才能教出一流的人才,中国才有未来。当年,真正的一流的教育人才是中师毕业的,放到现在,他们都是考上清华北大、211、985大学的苗子,而现在呢,一流的人才都不做教师,都做了家长,所以,现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
前些日子,华为企业的创始人任正非好像也讲到,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基础教育,在于让优秀的人来做教师,真是话里有话、用心良苦。
其实,所谓“优秀”,往往不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拥有什么学历,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一流”和“高级”,即:文化底蕴深厚,个人德行修为厚重,站在不低的内心高度上,且具有较高的审美境界。
也就是说,是不是一流和高级,还是看其修为的境界。
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之,二之中、四之下也。”
在修为上,我们可按孟子这个要求,作为修为六阶:善、信、美、大、圣、神。一道一阶,勇力精进,将之活出来。
第一阶:善人
“可欲之谓善”,“可欲”,是让人喜爱的意思。人性有善有恶,遇到善人善事,自然欣喜欢爱。而如果一个人立身行己,只见得他可爱,不见他可恶,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他就是善人了。
第二阶:信人
“有诸己之谓信”,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点自欺欺人,不装不假,守时守信,实心实行,那么他就是信人了。因自信而得他信,他因此会拥有更多人的托举、追随。反面是,很快,大家都远避之,终而成为穷人,穷信穷困之孤家寡人。
第三阶:美人
“充实之谓美”,朱熹的注解是:“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也。”有善有信,但蓄积还不够,还不足以称之为美,唯有日久积淀而保持住,而悉有众善,充满快乐,无少间杂,则含章于内,这才能叫“美人”。
第四阶:大人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成为有美德的“美人”,靠积累靠量变,但要成为“大人”,则要靠质变,积善积信,蓄积日久,自然显著,通畅于四肢,发于事业,以至于广大高明,自带光芒,这就是“大人”了。
第五阶:圣人
“大而化之之谓圣”,大行其道,大能化之,不思不勉,从容中道,厚德载物,化育天下,能以无形之力,去感化、教化、成就他人,这就是“圣人”了,“圣人”大到什么程度了?大到“化境”和“无形”,人们看不见他思考、努力、更新,看不见他有什么动机、作为,但又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甚至最终成为一个“传说”,到处流传他的话语与事迹,但不见真容真身。
第六阶:神人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人”再往上走,就是“神人”了,既然是神,人不可知,他活在另外一个维度里,活在人的想像之外,世上有没有“神人”?有,但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好谈论,那我们就“敬神如有神在”,不作注解了,已足矣。
阶梯的意义,是明晰我们的定位,以便于我们自定目标、自找办法、自我评价。一阶一道,任何人都可以沿着这个阶梯,往上走,走到高处,自是一流人才也。
三、说实话,教师内心所有的苦,苦在缺乏真正的智慧
教师内心的苦,表面上看来,是教育之外的检查、督导、会议等干扰了教育本身,负担沉重,是“戴着镣铐跳舞”,是“体制”让他们失去了创造的原动力,甚至很多教师说,希望能还给他一个安静做教育的环境。
其实,往深处看,可能不是这样的。哪个行业,不是“戴着镣铐跳舞”?哪个行业,不是有职业倦怠感,而又有哪个行业不是需要在杂务中磨砺出清晰的内心出来?
“困”,往往是心在低处,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从而感觉上被“困”住了,事实上,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是——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教育这个行业,倒有个奇怪的事情,就是谁都可以来评论甚至抡起大棒批判两句。其实,真正做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是有其规律的,不经过10年下笨功夫,是不可能成为行家、专家的,即便是一个院士,在教育上,都有可能是一名小学生,这是真话。
我做教育将近20年了,我都不敢说,我是真正懂教育的,时常感觉只是一个教育界“跑龙套”的。
教育的智慧,是动态的,是现场的,是实践的,是鲜活的,并非你读了多少书、拿了什么大学文凭就可以拥有的。
教育工作,妙就妙在于创造两字,时时刻刻在创造、在生成,你不在课堂上、校园里,根本触摸不到。
关于教育智慧的生成,我倒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很愿意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我们的老师们——尽力尽心,尽力是下苦力,尽心才是创造力。
圣贤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这里的“尽”,是完全、充满。尽心,就是一切答案都在自己心里找。只要尽心,就能找到良知良能,找到自己的天性、本性,而找到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知天命了。
平常我们做一件事,完成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往往会说“我尽力了”,但尽力了怎么会没办成呢?100%是因为没有“尽心”。尽心去办,学会运用心力去达到,就一定能找到办法,找到智慧本能,找到创意,这才是真正的“尽心”。
尽力,是下大力气、下苦功夫,而尽心才有创造力,因为,尽心就是穷理,尽心而知性,知性则知其理之所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是一句价值万金的善言。
我常常讲,得一善言,需时时盘玩,并立即付诸行动,反复操练,化在自己的骨子里,而不是道听途说,只是“知道”,不是真正的“晓得”。
而善言不在多,在于用生命一一地去擦亮它,并一一地活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了让自己逐渐变得心力强大、底蕴深厚,无用而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