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了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 对上一次刷朋友圈,看到的最后一条内容是什么?
- 昨天刷过的朋友圈,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条?
- 上周刷过的朋友圈,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条?
- 关系最好的朋友,最新发布的朋友圈动态是什么?
尽管我一个小时前刚刷完朋友圈,但是看着上面这几个问题,大脑却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为什么我的记性越来越差呢?
这个问题我反反复复想了很久,记不住朋友圈的事儿,真的是因为我的记忆力变差了吗?毕竟该记住的东西,还是记住了,真害怕记不住的,我也会想尽办法让自己记住,比如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用纸用笔抄下来。
所以,记不住也许只是因为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既然不重要,为什么我每天还是忍不住地刷,像上瘾了那样总是戒不掉呢?
皆因一个“刷”字
在汉语词典中,“刷”作为动词有以下的解释:
擦拭,涂抹,清洗:刷牙。刷墙。刷洗。印刷。刷耻(洗雪耻辱)。
剔除,淘汰:刷选(剔除)。刷掉。
像日常说的词组“刷牙”、“刷墙”,这个擦拭、涂抹的动作是带有一定的重复性,不是说刷一下就完事的,所以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说“刷”朋友圈,而且还刷到根本停不下来。
再往深一层看,“刷”是一种无目的性的行为。回想一下每天刷牙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是漫不经心地随便刷,不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要每一颗牙上,要求自己必须从上往下、按着顺序去刷。所以,“刷”这个重复性的动作是很随机的,没有很强的目的性。
“刷朋友圈”也是一样,尽管天天反复看,但看完啥都记不住。类似的词还有“刷题”、“刷分”,因为都是不带目的性去做,所以往往很难刷出什么好成绩。
语言的神奇力量
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当常用的语言系统里缺失了某个概念,人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理由很简单,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嘛!以前人们不知道“地心引力”这一说法,但照样可以在陆地上活得好好的。
可是当一个(不正确的、有毒的)概念在脑海中落地生根后,它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平时我们都很容易掉进随大流的大坑里。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跟着说什么,不说好像自己就被搁在圈子外了,也从来不会跳出来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这么说是对的吗……
为什么我们只会说刷朋友圈,却从来不会说刷专栏、刷文章呢?就像《得到》的付费专栏文章,因为里面的内容很重要,所以必须只字不差地反复阅读,读完还要做笔记,好让自己记住。凡是订阅了专栏的人,似乎从来没有人会说自己是在刷专栏、刷文章的。
而朋友圈里夹杂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无聊就去刷,无目的性地阅读,最后刷走的只有我们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
选择正确的难受
想明白这些以后,理性的骑手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去刷朋友圈,可是一开始真的很难做到。只要打开微信,就忍不住想去点一下朋友圈看看(尤其看到那个提醒的小红点,更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手指)。尽管理性的骑手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去刷朋友圈,可是一开始真的很难做到。只要打开微信,就忍不住想去点一下朋友圈看看(尤其看到那个提醒的小红点,更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手指)。改变,总有一个从不舒服到适应的过程,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1. 关掉朋友圈入口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但微信已经成为日常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卸载了。因此,微信团队在这里面埋藏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允许关掉朋友圈入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朋友圈的出现频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另外,人是怕麻烦的动物,每次想刷朋友圈,还得到设置那里先打开入口才能看。这么多步骤会让刷朋友圈这个动作的发生成本变高,同时这个操作过程其实是拖延了时间,可以让自己及时反思当下的这个行为。
2. 寻找替代方式
之前做过一周的注意力开销记录,意外地发现刷朋友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尽管每次刷朋友圈的时间都不长,大概是5分钟,可是一天下来刷的频率很高,所以累计的注意力开销就很大。
回想自己刷朋友圈的场景,通常都是等电梯、排队无聊的几分钟。所以,要寻找更好的替代方式去填满这些零碎时间。比如,现在工作忙完后想放松一下,我会选择起来走走,倒杯水或上个洗手间,通过简单运动来放松自己,而不是低头去刷朋友圈。
3. 打造高质量的朋友圈
朋友圈是一个多元信息的集合地,加的好友越多,朋友圈的内容就越杂乱。如果从实用性和相关性这两个维度来划分信息的话,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朋友圈里面的信息有90%是无用且与自己无关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刷”。
要知道,朋友关系的维护并不单单看是否关注对方的朋友圈动态。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在加好友的时候,就要适当地进行分类。选择一些自己真正想关注的人去看朋友圈,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成一个独有的信息渠道,这样朋友圈的价值就不一样了。
想到,说到,学到,做到。既然想清楚了,就要好好地践行下去。